ID: 19140508

【大单元教学】第二章 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6课时)课件+教学设计+评价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二章

日期:2025-03-3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5345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章,评价表,6课时,课件,教学设计,高中
    知识性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通过材料分析,知道影响住房位置选择的因素。 2 通过讨论探究,理解城市住房郊区化。 3 通过讨论探究,理解城市住房郊区化的影响。 探究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知道如何买房或租房。 科学态度 培养合作精神、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问题研究 从市区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6时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 指标 权重 评 价 因 素 评价等级 简要评价 优 良 中 一般 教学 目标 (1) 10 1、根据课标、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具体的教学目标。 2、整节课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教学结构 (2) 15 1、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能力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安排教学环节,具有自己的特色。 2、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抓住重点关键,突破难点。 3、过程层次清晰,布局合理,信息反馈及时。 4、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扎实,体现学法指导。 5、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体现出对学生智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 方法 (3) 20 1、注重优化教学过程,讲究教学实效。 2、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学语言精当,富有诱导性。 3、依据教材、学生实际改进教法,指导学法。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5、注意教与学的调节,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教学 手段 (4) 10 1、根据教学实际,教学手段运用合理,如电教,提高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常规教具和学具的操作。 教学时间 (5) 10 1、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节。 2、各环节耗时合理,讲练时间协调. 3、作业适度,负担合理。准时下课,不拖堂。 教学氛围 (6) 20 重视教学情况的创设,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师生感情融洽。 教学 效果 (7) 20 1、教学措施落实,学生各方面表现出色。 2、教得实、学得活,即时效果好。 3、教学任务完成,课业负担减轻,教学效率提高。 注:优95%,良85%,好75% 一般60% 评教人:必修二【大单元整体教学】 高中地理学科人教版(2019)必修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 分课时设计 课题 第二章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 (第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位于人教版地理2第二章问题研究,本章的前三节分别介绍了“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城镇化”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本章问题研究的主题为: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教材在第一节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时,已经阐述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度对租金的影响,即形成了本章问题研究的基础:越靠近市中心,交通越方便,地段越好,地价也越高;离市中心越远,交通越差,地段越差,地价也越低。 在此基础下,教材提供了问题探究的思路:①收集资料,了解人们选择不同住房位置的情况;②分析影响人们选择住房位置的主要因素;③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基本思路;④提出你选择住房位置的具体方案。教材所提出的探究思路为教学开展提供了大致的框架,教学的具体内容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资源、以及地区等的限制条件,制定出合适的教学设计。 本节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