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0960

初中七年级 体育与健康 技巧--燕式平衡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19 科目:体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64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七年级,体育,健康,技巧,燕式
  • cover
第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燕式平衡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技巧课程共10节,本节课为第7节,前6节课学习了前滚翻、挺身跳、交叉腿转体180度、后滚成肩肘倒立、前滚成蹲立,本节课学习燕式平衡技术动作。 燕式平衡由直立开始,单腿慢慢后举,上体前屈,当后腿举至最高位置时,抬头挺胸成单腿支撑、两臂侧平举的平衡姿势。该动作质量的高低取决髋、腰关节的柔韧性,动作的稳定性取决腿部力量的大小、身体各部位与支点之间力矩保持平衡的相对位置及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燕式平衡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肌肉、关节的柔韧、力量素质和平衡能力,并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及对体操美的认识。 2.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初一女生,此年龄段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部分同学关节、韧带灵活性好,但力量较差;部分同学力量好,但柔韧性较弱。她们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自我有较为客观的认知,对体育美有一定的认识,学习体操有利于培养她们良好的身体姿态。 通过前6节课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已具备完成燕式平衡技术的基础,但要高质量的完成燕式平衡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用了不同的保护帮助方法以及辅助练习方法,借助弹力带的拉伸和抗阻练习及注意力的引导,循序渐进的学习燕式平衡,尝试帮助学生提高动作稳定性和身体柔韧性,促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技术动作。 3.学习目标确定 (1)认知目标 了解燕式平衡的正确动作概念、锻炼价值及应用。 (2)技能目标 学习燕式平衡技术动作,90%的同学能较好完成燕式平衡动作,发展学生下肢、髋、腰、肩背的力量和柔韧等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 (3)情感目标 培养勇敢、果断、自信的心理品质,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体操意识。 4.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控制身体平衡 (2)教学难点:身体姿态及后举腿高度 5.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根据自我表现及进步幅度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审核确认。评价量表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进行评定,根据学生自我感受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节课的评价都将以分数形式记入单元评价成绩。 课 时 评 价A1、我能主动的跟随教师学习、练习,燕式平衡动作有明显提升,并有自信把动作做好。 2、我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按时完成课后作业,态度认真。 3、我能说出燕式平衡的技术要点,并能保护帮助同学完成动作,责任感强。B1、我较主动的跟随教师学习,燕式平衡动作有进步。 2、我参与小组创编,能完成课后作业,纪律比较好,有自信,能克服困难。 3、我基本可以说出燕式平衡动作要点,可以保护同学完成动作。 C1、我需要老师提醒才能跟随学习、练习,可独立完成燕式平衡动作。 2、我跟随小组进行了创编,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可以完成课后作业,主动性需要提升。 3、我对燕式平衡的技术动作要点有些模糊,我的保护帮助方法有时候起不到作用。D1、我也不想跟随练习,不能按时完成课后作业。 2、我不参与创编,不愿意与人协作。 3、我不清楚燕式平衡的技术要点及保护帮助的方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1:开始部分教师活动1 向学生问好。 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3、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学生活动1 组织: ♀♀♀♀♀♀♀♀ ♀♀♀♀♀♀♀♀ ♀♀♀♀♀♀♀♀ ♀♀♀♀♀♀♀♀ ▲ 注:“♀”为女生 “▲”为教师 学法: 学生集合快、静、齐,体委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向教师问好,集体听讲。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提高学生精、气、神,使其快速进入体育课状态,为本节课开展内容做准备。通过课堂常规要求和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