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60909

2.2 《大战中的插曲》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5593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大战中的插曲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梳理故事脉络 2.了解回忆录的特点,理解这一“插曲”背后所反映的寓意 3.理解百团大战中的插曲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之情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男,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重庆市江津区(原四川省江津县)吴滩乡石院子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聂荣臻的主要作品有《聂荣臻回忆录》等。 1.作者介绍: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2.写作背景: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其实在八路军领导下,井陉煤矿一直就存在反抗,在1938年还发动过暴动,暴动后矿工们成立了由八路军领导的地下工人游击队,一直伺机而动。指挥此次作战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杨成武仔细分析战情,认为此战乃百团大战第一战,且军事价值和战略价值都非常重要。 井陉煤矿破袭战 为保险起见,杨成武将主攻任务分配给麾下战斗力最强的第3团。3团共3个营,由1营攻新矿,3营攻老矿,同时在不远处有个贾庄炮楼,由2营攻坚。黄昏时分,杨成武亲自化妆成农民,悄然到矿区侦查地形,对整个矿区进行摸排,确定了攻坚的突破口。傍晚,3团3个营通过秘密前行,匍匐前进到攻击位置,并做好隐蔽,等待作战指令。 3.文学常识———回忆录: (1)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 (2)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 分类 回忆录的写法特点 (1)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出一个阶段的生活,也可写一个侧面。 (2)写作回忆录要注意真实、广泛、突出六个字。真实,就是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 1.初读文章,总结本文一共回忆了几件事? 层次 段落 内容概括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1 交代回忆的故事,开篇点题 2-5 聂荣臻在战火中照料日本孤女 6-10 聂荣臻派人送回日本孤女 11-14 15 孤女谢恩 “插曲”成佳话 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大战中的插曲”?这一标题有什么作用? “大战”:抗战时期的“百团大战” “插曲”:“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在文中指拯救两个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作用: (1)点明了这一事件深厚的历史背景。 (2)说明了它的特殊性———不是战争主要部分,而是“插曲” 。 (3)显得耐人寻味,强调了事件的美好性。 1.为了照顾日本小姑娘,聂荣臻元帅做了哪些事情?体现出聂帅怎样的情感和品质? 事情 情感与品质 给受伤的小姑娘包扎好伤口,并嘱咐医生和警卫员好好护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