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农田里的故事 谚语的由来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谚语的语言简练生动,寓意深刻,并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它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广泛流传中被记录整理保存了下来。许多谚语从产生、发展,一直延续至今,不仅在当时具有其社会意义,到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4节气的含义(一)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 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24节气的含义(二)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24节气的含义(三)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24节气的含义(四)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24节气的含义(五)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24节气的含义(五)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阴历与阳历 阳历也叫公历,来源于西方。比如算星座时、就是按照阳历(公历)计算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 阴历也叫农历,来源于我们中国。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新历法,就是所谓阴阳台历。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叫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就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阴历约每过二三年多有一个闰月。 二十四节气大盘点 春季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季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季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冬季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二十四节气大盘点 月份 二月 三月 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主要农事谚语 春打六九头 备耕早动手 顶凌压麦田 生产争上游 雨水修渠道 抽水把麦浇 种好早春田 增收才可靠 惊蛰地气通 搂麦要进行 耙耱保好墒 铁牛把地耕 春分麦起身 肥水要紧跟 水稻该育秧 注意来保温 月份 四月 五月 节气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主要农事谚语 清明雨纷纷 植树又造林 秸秆快处理 植保最重要 谷雨前和后 种瓜又点豆 适时种棉花 全苗保丰收 立夏种油料 同时插水稻 查补定春苗 麦田把水浇 小满防虫患 农药备齐全 田间管理好 棉花夺高产 二十四节气大盘点 月份 六月 七月 节气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主要农事谚语 芒种麦登场 龙口夺粮忙 忙种又忙收 干劲大发扬 夏至伏天到 中耕很重要 伏里锄一遍 赛过水浇园 小暑管玉茭 人工授粉好 科学把田种 产量能提高 大暑种蔬菜 生活巧安排 头伏种萝卜 二伏种白菜 月份 八月 九月 节气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主要农事谚语 立秋棉管好 整枝不可少 治虫防落蕾 抓好伏前桃 处暑送肥忙 肥多多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