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86166

辽宁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试卷(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9535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辽宁省,多校,2023-2024,年高,三下,学期
    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这种心理会…促进社会发展”错 误,于文无据。B项,“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错误,原文是“青少年在汉语言文化 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长时间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导致学生文字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受 到极大影响”。D项,“语言的本体是否被大众熟知并不重要”错误,原文是“仿拟者利用既成 的语言实例或者已经固化的语言单位的框架进行模仿”“本体和仿体之间共享似曾相识的认 知背景,能起到经济、凝练、含蓄的表达效果”,所以语言的本体被大众熟知这一点很重要。 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材料一举例说年轻人更喜欢周杰伦的歌曲 而不是洗星海的歌曲,是为了阐释之所以年轻人喜欢网络语言,是因为他们更注重追求个性 化和与众不同的表达 3.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巨婴”“菜鸟”“吃土”都是在本义的基础 上进行引申、创造的,而“喜大普奔”是几个词语的缩略语,仿拟修辞手法与其他项不同。 4.①“林黛玉发疯文学”语言凝练含蓄,表达趣味十足,与众不同,更符合年轻人个性化的表达需 求。②年轻人可以借助“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上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情感,从而缓解学 习和工作上的压力。(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阅读材料一,找到材料中有关网络 语言的信息,理解其观点,用材料中的观点分析题干中的现象,分点概括即可。 5.①利用网络语言传播速度快、使用频率高的特点,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引导网民在网络上 合理、规范地表达情感、追求个性。②规范网络语言,加强网络语言使用的正确引导,及时纠 正不符合规范的网络用语,提高网络语言的创作水平。③要将网络语言置于时代大背景下, 从宏观角度思考,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辩证地看待它,使它朝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谈及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材料三谈及网络语 言中“仿拟”现象的积极意义。如何引导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就是要消除其消极影响,找到 解决途径。 6.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主要是因为男孩子比女孩子更能适应现实 的社会”错误,主要是因为女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为了避免女孩子遭受现实的苦难,所以 “我”宁愿生男孩。 7.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赏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抒情意味和批判意味强烈”错误,本文 并没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8.①这段对话体现了“我”自身的困惑,在“我”看来,女性的人生命运无疑是苦难的,甚至很多时 候这些苦难是由男性造成的,“我”不忍心女孩来到世上遭受苦难,所以当“我”听到丈夫想要 一个女孩时会生气。②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社会里,丈夫代表的是男性群体,他或许无法理 解女性一生的艰难和苦难,而“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从爱护女性、珍惜女性的角度来解释“我” 想要男孩、不想要女孩的原因。(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 得分) 【个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个】高三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效益越来越占据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大众 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活动也逐渐增多。这种大环境背景为网络语言的产生 与流行提供了便利。随着自媒体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