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0567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表格式)大单元设计

日期:2025-05-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1581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格式
  • cover
四年级下册第六元大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观察物体 课程标准 【内涵】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 【内容要求】对于简单物体,能辨认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的形状图。 【学业要求】对于简单物体,能辨认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的形状图,能把观察的方向与相应形状图对应起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提示】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单元教学结构 ( 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 ) ( 观察 3 个正方体的组合 ) ( 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 4 个)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 ) ( 观察 物体 ) ( 观察 4 个正方体的组合 ) 旧知链接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知“面在体上”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将观察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单元 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难点是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重难点突破 建议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注重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3.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 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课时备课 )课题 观察物体 课时 2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任务一: 古诗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 (学生背诵,课件逐句出示该首古诗。) 师: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 师: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实物进行观察。如果用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搭成立体图形,在观察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能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发现问题, 任务二: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活动一:观察3个正方体的组合 (1)教学红点问题。 ①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师:请各小组快速像课本66页情境图那样摆出3个正方体。(课件出示下图)这几幅图分别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