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认识学习古诗词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2.比较《氓》和《孔雀东南飞》两首叙事诗的异同。 3.学会分析古诗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4.比较《望海潮》《扬州慢》在意象选择和意境营造上的不同。 5.分析阅读欣赏古诗词获得的审美体验。 活动时间 适当穿插在课文教学中或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专题活动。 活动一:“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班级研讨会 一、抛出问题 诵读和欣赏本单元所选的诗词名作,结合已经学过的古诗词,联系当代文化生活中有关古诗词诵读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推选代表在会上发言。 二、思路点拨 关于对待学习古诗词的态度,思考角度有: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②学习古诗词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需要;③学习古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职责;等等。 关于古诗词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思考角度有:①丰富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②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③中国古典诗词美好、高雅的文字和意趣,可以帮助我们客服焦虑,让我们的心灵更纯净、坦然;④让诗意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精神更具高贵的气质等等。 细读材料,在审题时,要切中诗词对中学生日常的影响,对时代社会群体的触动,及其诗词 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需要,找准某一个点来思考写作。 诗歌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读诗词,感受诗词的美好,从诗境中领略古人笔下的生活,身处尘世,吟咏诗词,身边的生活变得充实,多了几分诗意,几分情怀。 诗歌提升文学素养。个人的素养来自于学习,人们读诗,感受诗境的优美,懂得了风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变得彬彬有礼,言谈之间,彰显才情与风情。 诗词激荡人生追求。读古人诗歌,感受古人奋斗拼搏的情怀,倾听古人为国捐躯的壮语,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面对时代,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写作指津 【优秀标题】 《以诗为灯,启明华夏》《有诗的地方,便是远方》 《读中国古诗,品多彩人生》《品诗词之美,观文化之盛》 《拾诗词之砖瓦,筑时代之大厦》《栖居诗词大地,传承诗词文明》 《横穿诗词之河,品味诗意生活》《满腹诗书气,生活便四溢》 【参考素材】 1、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远方有多远不得而知,但是诗其实就近在眼前。它可能是我们登高望远的时候脱口而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它也可能是月圆之夜大家共同吟诵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当然,它也可能是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无限感慨的那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我们常说,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是诗意却可以属于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2、作家周国平言:“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3、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现在的诸多压力,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歌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4、“人民教育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