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4861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整单元(表格式)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日期:2025-05-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1260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六,青岛,数学,下册,四年级
  • cover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一阶段 目标确立依据 ) 一、单元关系图 二、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 本单元属于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以下叙述: 1.学段目标 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2.课程内容 内容要求: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 学业要求: 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 教学提示: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二)课标分解 1.课标解读: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 学什么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具体是指: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能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 学到什么程度 “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形成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具体是指:能正确辨认或画出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能发现并正确表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根据图形能正确推测立体图形拼搭的方式。 怎么学 1.在有趣的拼搭活动中,参照已有图形或示意图摆出立体图形。先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观察一组(3个)正方体,正确辨认对应方向的形状图。再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组成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通过观察辨认的形状图发现“看到的平面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观察—猜想—验证”的方法得到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从课标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空间观念、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 空间观念 1.能正确辨认或画出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 2.参照已有图形或示意图摆出立体图形。 2 推理意识 1.通过比较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发现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根据图形能正确推测立体图形拼搭的方式。 3 应用意识 1.利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方法。 2.得出结论后,实例验证的必要性。 三、教材分析 1.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 ( 承上 起始 启下 ) ( 本单元内容 (四上第六单元) 本单元仅包含一个信息窗:观察物体 空间观念的建立与提升 ) ( 后内容 为后续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的探索研究打下基础。 ) ( 前内容 (一、二年级) 一年级上册——— 认识图形 一年级下册——— 认识图形 二年级下册——— 观察物体 ) 2.横向分析———对比各版本教材明确教学核心要素 青岛版 人教版 北师大版 ( 不同点 ) ( 相同点 ) ( 1.学习策略: 青岛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均借助学具教学,通过观察模型抽象出平面图形,注重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