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31983

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含解析)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531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变式,解析,古代史,中国,练习
  • cover
1.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下面依次是“亚”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及代汉宇的书写形式。据此可见( ) A.文明起源多元一体 B.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2.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分布可以看出,一批批重大考古成果,犹如“满天星斗”分布在黄河流域沿线,尤其是黄河“几”字形段和中下游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B.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 D.南北经济文化发展较不平衡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自强不息 B.和而不同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4.《礼记·表记篇》载:“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据此可知,夏商周三代( ) A.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传承了敬天保民的思想 C.避免了社会矛盾的发生 D.国家制度设计相似 5.西汉董仲舒《天人三策》提出:“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东汉王符《潜夫论》认为:“义者,君之政也;法者,君之命也。”这表明汉代( ) A.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B.出现律令儒家化趋势 C.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 D.儒、法思想走向融合 6.中国人特别强调“天人合一”,把天地人看成是统一的整体,认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与天地存在着普遍关联。儒家讲的仁爱、佛家讲的平等、道家讲的自然是我们精神追求的核心“孝”是我们共同的伦理原则,《周易》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是我们精神信念的重要支柱。据此判断,中国( ) A.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的规律 B.儒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地进步 C.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价值传承 D.民族文化融人世界的趋势加强 7.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两宋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 A.华夏族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 B.奠定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C.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理论思维 D.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文化的潮流 8.自汉以降,习仪与纠仪逐渐制度化,需要演习与纠察的典礼种类不断增多。至明代,郊庙、元会、冬至、万寿圣节、册封、皇室冠礼、经筵等典礼皆须习仪;举行这些典礼以及常朝、朔望朝等无不纠仪,习仪与纠仪成为明代朝仪和典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明代的习仪与纠仪( ) A.重视践行儒学的价值追求 B.稳定了社会等级秩序 C.改变了封建文化发展方向 D.固化了官员思想认知 9.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的“琮琮”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头部造型别致的装饰纹样———饕餮纹”,乃是取自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器物玉琮上的图案。该设计( ) A.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B.体现了旧石器时代文明成就 C.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D.说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10.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风貌各有特色,如齐系文字温柔凝重、燕系文字质朴简率、楚系文字华丽浪漫、秦系文字严谨规范,而韩国、赵国、魏国的文字修长劲利。据此可知( ) A.汉字是华夏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B.传统文化蕴含和而不同的气质 C.韩赵魏三国文字书写效率相对较高 D.文字不同源导致汉字体系出现分化 11.史载:“路温舒字长君,钜东里人也,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又受《春秋》大义。举孝廉,为山邑丞。”与此描述相对应的选官制度( ) A.有制举和常举两种方式 B.对明经的推选无固定时间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