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孟泰 时传祥 王进喜 焦裕禄 雷锋 李四光 华罗庚 二 一 目录 课程标准 重点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在理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基础上,加深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开启时期 1949年9月 初创时期 20世纪50年代 重创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重建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完善时期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一)法治建设的开端———1949.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代表共662人,其中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邀代表75人。代表包括中共、民革、同盟、民建、无党派民主人士、民进、农工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国民党民主促进会、致公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共14个单位,正式代表142人,候补代表23人。还有区域代表、军队代表、团体代表和特别邀请人士等。 1.背景: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需要法律制度规范; 新生政权得以巩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正在进行,法制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时代发展的必然。 2.成就: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3.意义: 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历程 (二)法治建设的初创———20世纪50年代 1.成就: ①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废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 ②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第一条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 第四条 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特点:体现广大民众意志,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 意义:①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增长; ②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③巩固工农联盟与新生政权 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五四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意义:①确立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②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材料: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三)重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原因:民主和法制不健全;民主和法制观念淡薄。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四)新发展: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发展 1.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及大会通过会议的公报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