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1.1.2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同步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C.云南大旱植被大量减少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昆明市滇管局实施了“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据测定投放的鲢鱼每长 1 公斤,要吃掉 100-150公斤蓝藻。实施保护行动 10 年以来,滇池水质持续向好。此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改变生物 3.下图植物A有着发达的根系,请你推测植物A最可能生长的环境是 A.寒冷地区 B.温润地区 C.干旱地区 D.温暖地区 4.“惊垫”在每年三月初。“垫”指某些昆虫入冬后藏于土中,减少活动;“惊”指它们在这个节气前后从蛰伏中苏醒过来。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表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有利于动物在低温条件下生存 D.冬眠的昆虫生活不需要营养 5.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 A.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 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 6.生物兴趣小组要捕捉鼠妇进行探究实验,下列场所不适宜作为捕捉环境的是( )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 7.很多谚语与生物学现象有关,下列谚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8.在寒冷的冬季,柳树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葱绿,这体现( ) A.柳树不适应寒冷的冬季 B.柳树和松树都适应寒冷的冬季 C.松树比柳树更适应寒冷的冬季 D.柳树和松树存在着竞争 9.下列哪些是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 ①营养物质②阳光③空气④水⑤适宜的温度⑥土壤⑦一定的生存空间 A.①②③⑤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0.泉州湾地区台风灾害频发,生长在泉州湾的红树林,因为有错综复杂的气生根、板状根能牢牢固定在滩涂上,可抵抗强风暴的袭击。这说明( ) A.生物制约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11.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身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a、b环境下的身型不同表明梭梭不能适应荒漠环境 C.a环境下的身型是遗传物质和荒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b环境下的身型只与植株遗传物质有关,而与环境无关 12.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对于一只生活在四川森林里的熊猫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 ) A.森林里所有的植物和其他种类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山石等非生物因素 C.A和B的总和 D.A和B的总和再加上森林里其他熊猫 13.与“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相同的选项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14.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存在的关系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青草与山羊 B.害虫与青蛙 C.水稻与稗草 D.松树和松鼠 15.春天去当地湿地公园踏青,你会看到一些现象。下列现象与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D.盛开的桃花,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16.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B.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千里之堤,溃于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