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的扎染作品 一、什么是扎染? 扎染,又称绞缬。是一种古老的采用结扎染色的工艺,通常以蓝白二色为主调,用对比来营造出古朴的意蕴。 它与蜡(蜡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二、扎染的历史 扎染工艺始于秦汉,兴于魏晋南北朝,该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紫缬"和"鱼子缬"图案。风盛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下令禁绝,使中原扎染工艺几乎一度失传。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达到很高的水平,到了民国,居家扎染已十分普遍。 现今,这种传统工艺得到了许多艺术家和印染工作者的重视,使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青春。 三、扎染的特点 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图案纹样。可以看出作品图案简洁质朴,自然大方,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光辉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扎染的过程与方法 工具与材料准备:染织物、针和线、染料、染锅、 加热炉、搅拌棍、水捅、胶手套、剪刀等。 捆扎 染色 后期 处理 前期处理 鹿胎紫缬:像鹿胎花一样,如鹿胎之纹。以黄色为底,以点为花,也有蓝底白花的,花纹疏大。 鱼子:鱼卵。鱼子缬即很小的类似鱼子的点状图案。是“点”的代表。外圈是白色小方框。 新的布料纤维上的浆会阻碍上色,因此需要退浆、精炼、漂白、熨平,这样可以让颜色渗透得更好。对于日常练习也可直接退浆(放入水中沸煮),熨平待用。 扎染前期的处理 1、退浆:目的是除支浆料,可用碱液、氧化剂或淀粉酶等药剂加水沸煮布料退浆。用量:药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2、精炼:目的是除去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及残留浆料,右用烧碱加水沸煮。用量:烧碱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 3、漂白:用于除去色素及残留杂质,常用次氯酸钠或氧化氢加水沸煮。用量:漂白剂为布重的3%,水为布重的30倍左右。另外,丝绸的染前处理是用皂液加碳酸钠加水煮精炼。 4、熨平待用:用电熨斗将漂洗过的布熨平以备描绘图案及捆扎用。 扎染方法 名称 形成图案纹样 特点 捆扎法 捏拢扎 环状形、多层环形 意外花纹 (扎的松紧染色时变化不同) 卷扎 微波纹 折叠扎 多条、多块形 任意团扎 大理石纹理 缝扎法 平缝 各种比较具象图案(线的效果可以粗细强弱不一) 预留的花纹 折缝 卷缝 包缝 夹板法 夹板法 各种形状纹 特定形状花纹 叠夹法 捆扎 实物作品 实物作品 在锅中倒入能没过布料的水,煮沸后戴上手套,放入盐和染料。染料的量由个人对色彩浓度的偏好自由掌握。随后放入布料。 一切就绪后,调到小火继续煮20分钟左右。与煮菜相像,每隔5分钟左右将其翻一下。 但是,煮的火候也依据个人喜好有所区别,想要达到发旧的效果,时间短一点,而想要鲜艳的效果,则煮得长一点。 染色 洗浮色:清洗染好的布料洗掉浮色。 打开绳结,展开布料。 扎染后期的处理 晾干:注意不要暴晒,否则容易脱色。 注:若煮染多色时,需要由浅入深,一色一色煮染,并在捆扎时利用塑料隔开,防止混色。 扎染后期的处理 冷染剂 染料装瓶,瓶内加水 (水温80度左右) 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冷染剂 涂好染料后放进密封袋放24小时 开始拆线 冷染剂 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