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百卉含英 ———茉莉花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江苏民歌《茉莉花》属小调类民歌,产生于明清时代,最早叫《鲜花调》,2/4 拍,单乐段歌曲。它以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全曲转精美,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洁白无瑕、美丽 圣洁、芬芳怡人、朴实无华的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 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不通版本的《茉莉花》,了解有关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2、体验歌曲表达的深刻内涵,比较不同版本《茉莉花》之间的异同,尝试熟悉歌曲旋律。 3、理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深刻 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不通版本形式的《茉莉花》 教学难点:分析比较,进一步感受《茉莉花》的优美。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大家还记得航天员王亚萍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演奏了一段旋律,请你听一听,是什么作品吧! 这是什么作品?(茉莉花)茉莉花在享誉中国千家万户的同时也是流传到国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已然成为了一张中国音乐名片。 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莱莉花的喜爱之情,在民间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茉莉花的曲子。 欣赏江苏原版《茉莉花》,介绍江苏民歌历史 这首歌是江苏著名的民歌《茉莉花》,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 学生再次听赏第一段 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尝试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对这首歌曲的欣赏主要从歌词和旋律两方面出发,用勾画旋律线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体验。 欣赏新版歌曲《茉莉花》 老师: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设问:这两首《茉莉花》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从节奏、旋律、民族、等各方面) 学生讨论回答:第一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稀疏,速度较慢,因此更为平缓:而第二首《茉莉花》节奏较为紧密,速度较快,因此显得更为流畅,并且第二首的风格更为民族一些,而第一首则是在第二首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流行音乐的因素。 老师: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新版江苏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设计意图: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新版民歌《茉莉花》,使学生对新版民歌的节奏、旋律有一个更好的把握。 欣赏其他地区的茉莉花 老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你们来听一听这两首《茉莉花》又有什么特点 1、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片段提问:东北民歌有什么特点啊 (生答。师总结:东北民歌风趣、幽默、衬词很有特点;旋律的起伏很大。) 那河北民歌呢 (生答,师总结 河北民歌语言朴实、更趋于普通话:旋律高亢) 设计意图:欣赏其他地区的版本旨在让学生通过另一种形式的对比更好体会江苏民歌旋律的优美、婉转,在此基础上也是对学生音乐视野的拓展。 师:除了江苏、东北、河北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以外,我国还包括山西、陕西、四川等省市流传着《茉莉花》的民歌。但由于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