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8.2 抽样调查 第2课时 样本的代表性 1.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据意识和推理意识. 2.通过感受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学习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建立和形成数据观念.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体会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及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数据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 学习难点:更合理地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学习重难点 1.什么是普查?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请举例说明. 3.这两种调查方式有什么区别呢? 回顾复习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电话簿上的地址和俱乐部成员名单上的地址发出1000万封信所收的调查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恰好相反,罗斯福当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电视台为了解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经常采用抽样调查.四名同学对一家电视台某体育节目的收视率进行调查,他们采用的调查方式及结果如下: 小红 我调查了全班40名同学,有1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亮 我在火车站调查了50人,只有2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强 我在爸爸工作的大学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有4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小刚 我利用互联网调查,共有200人作了回答,其中有30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2.电视台自己也对该体育节目按照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背景,特约了1000人进行了调查,其中有95人收看了这个节目. 现在我们把这几名同学和电视台的调查结果以及估计的收视率整理成了下表: 调查者 小红 小亮 小强 小刚 电视台 调查的总人数/名 40 50 100 100 1000 收看节目的人数/名 10 2 40 30 95 估计的收视率 25% 4% 40% 15% 9.5% 探究新知 1.为什么用不同的调查方式得到的收视率差别很大? 2.你认为谁的调查方式代表性比较好? 调查数据差别大的原因在于抽样调查中选取样本的方式不同,导致样本的代表性不同,因而调查结果不一样. 电视台的调查方法得到的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好,估计的收视率也比较可信.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 【一起谈谈】 3.抽样调查应该注意什么? 4.抽样调查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注意样本选取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比较经济;缺点是抽样调查只考察了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其调查结果不如普查准确. 探究新知 合理抽取样本要注意: 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适当. 为了使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要注意三点: ①样本容量适当; ②样本具有广泛性:当总体是由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个部分都应被抽取到且比例适中; ③样本具有随机性,即保证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探究新知 某学校初、高中六个年级共有3000名学生.为了解其视力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各年级学生人数如下表所示. 探究新知 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合计 人数/名 560 520 500 500 480 440 3000 调查人数/名 学生活动三 【典型例题】 (1)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样本容量是多少 解:样本容量是300. 解:各年级需要调查的人数分别是56,52,50,50,48,44,300. 探究新知 (2)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视力差异,为了保证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各年级分别应调查多少人 将结果填写在上面的表中. (3)如果要从你所在的班级抽取5人进行调查,请设计一个抽样方案,保证每人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到. 解:对50名学生按1-50分别进行编号,并将号码写在50张卡片上. 方案一:把卡片装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