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八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8.3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第2课时 折线统计图 1.通过经历观察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知道折线升降的现实意义,体验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建立数据模型的能力. 2.通过探索实例数据的三种统计图的表示,比较各自的优劣,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多角度看问题的意识. 3.通过运用不同的统计图整理和表示数据,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据观念的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 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 学习难点:能够根据统计图数据的变化趋势,对数据的变化作 出合理的推测. 学习重难点 1.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数据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知道不同类别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 回顾复习 汛期的到来,河水的水位每天都在变化着,工作人员每天测量并记录着. 如果想一眼就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我们用什么统计图呢?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统计图? 这样的图形叫做折线统计图.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1.折线统计图反映出数据的什么特点?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线表示数量的变化. 探究新知 2.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12年~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如下表所示. 探究新知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元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元 2012 24565 2017 36396 2013 26467 2018 39251 2014 28844 2019 42359 2015 31195 2020 43834 2016 33616 2021 47412 请同学们绘制折线统计图. 探究新知 折线统计图主要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探究新知 某学校八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水平测试,测试成绩由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为了分析男生和女生的数学水平是否有差异,随机抽取了男生和女生各60名.根据其测试成绩绘制成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二 【生活举例】 (1)请根据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填写课本16页表格. (2)结合统计图表,谈谈该校八年级男生和女生在数学水平上呈现的特点. 获等级A和等级D的男生所占的百分比都比女生高,获等级B和等级C的女生所占的百分比都比男生高,男生成绩比较两极分化,女生成绩比较居中. 探究新知 例 某城市甲、乙两家商店某年各月销售电视机的数量如下(单位: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 20 15 11 11 10 9 10 12 13 15 16 18 乙 20 16 12 10 9 8 10 10 12 13 14 17 为了便于比较这两家商店一年的销售变化趋势,我们制作了折线统计图. 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三 【辨析概念】 (1)甲、乙两家商店这一年销售量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这一年两家商店的销售高峰都在1月,而12月也是一个小高峰,同时两家商店具有共同的销售旺季和淡季. 探究新知 (2)你还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第一季度甲商店的销售量低于乙商店的销售量,但甲商店的店主可能采取了一些有力的促销措施,从4月份开始,甲商店的销售量超过乙商店的销售量. 探究新知 (1)把多组统计数据表示在折线统计图上,就得到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各阶段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直观地比较它们的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探究新知 1.总结归纳数据整理有哪些方法?以及都有什么特征?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