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93827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上海卷)(含解析)

日期:2024-11-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1993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
  • cover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上海卷)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城市之光。人类历史刚刚破晓时,城市便已经发展到了成熟形式。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踪迹,可以回望文明的进程。 (1)将下列城市与地图中所示区域进行匹配。(填涂字母)。 (2)巴比伦古城遗址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早期居住在此的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单选)( ) A.腓尼基字母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字母 (3)结合地图与所学,作为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都城的君士坦丁堡,具有(双选)( ) A.联通东西方的贸易 B.传承希腊罗马文化 C.完善民主共和制度 D.汇聚工业生产资本 (4)图D马丘比丘古城遗址见证了(单选)( ) A.三角贸易带来了古城的繁荣 B.迪亚士绕过了非洲好望角 C.殖民活动中断该地历史进程 D.商品出现了世界性的流动 (5)依照示例,试拟定专题,并选择与之匹配的文物,并且添加相符合的代表性文化。 示例:专题:研究古代两河地区的历史。 展品和理由:C巴比伦古城遗址:研究两河流域的建筑、社会生活、文字、政治等多个方面,与《汉谟拉比法典》一起共同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特点。 专题:独特的美洲文化。 展品和理由: (6)观察B图与E图中的两座城市,简要概括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墨子 材料二 材料三 1925年夏,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声称:“我们要复兴中国民族,先要复兴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要有了这一个自信力,才能够辨别是非,才能认清国家和民族的利害,才能够为世界的改造而尽力。”1934年及其后,国民政府所发动的一些全国性运动,一般也多打着“复兴中华民族”的旗号,如:“新生活运动”、“本位文化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政要员,都出版过以“民族复兴”为题的为数众多的宣传著作,涉及抗战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内容丰富不乏见识且充满爱国热情。 ———黄兴涛《民国各政党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根据材料一、匹配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中所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A.天人合一、道法自然B.崇德尚贤,天下为公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孟子;荀子;墨子;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以a为例完成表格。 阶段 遭遇 直接原因 a 遭到沉重打击 秦朝焚书坑儒 b c d (3)20世纪初期,儒学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4)根据材料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3.地理学与“世界观”。地理学被称为“历史之眼”,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 材料一 地图 图1:1136年刻于石碑上的《华夷图》拓片 图2:12世纪阿拉伯地理学家伊德里斯所绘的地图 图3:欧洲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勒所绘地图 图4:利玛窦和李之藻在中国合作绘制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材料二 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大事记 年代 重要事件 1583年 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介绍世界五大洲和地圆说 1602年 利玛窦绘成《坤舆万国全图》,在北京刊印 1623年 传教士艾儒略著成《职方外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