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1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同步练习 1.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多个 2.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观察蚂蚁时,看到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往前爬,有同学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该同学的说法属于探究活动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D.表达与交流. 3.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解全县六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想知道湿度对鼠妇的影响,可选用观察法 C.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D.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有时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有时还需要测量 4.下列显微镜的操作与结果的匹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亮 B.用较大的光圈﹣﹣看到更大的视野 C.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 D.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下列与生物学无关的是( ) A.保护濒危动物 B.研发疫苗预防疾病 C.研发电动车的锂电池 D.开展生态农业 6.1923年,奥地利昆虫学家弗里希博士研究蜜蜂各种动作的含义,发现舞蹈动作快慢和蜜源与蜂巢的距离有直接关系。弗里希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7.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①将两棵长势相近的草莓幼苗分别栽入两个花盆中并编号为A、B;②每天对A花盆中草莓喷洒用清水配制的0.02%甲壳素溶液,同时对B花盆中草莓喷洒等量的清水;③将上述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地方20天。最后数出每棵草莓根的数目和测量每条根的长度,计算出总长度,针对上述实验设计和评价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是甲壳素能促进草莓根系生长 B.实验结论是A组草莓根总长度大于B组 C.实验目的是研究清水是否对草莓根系的生长有影响 D.实验前也要数出每棵草莓根的数目并计算根的总长度,计算实验前后的差值 8.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B.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 C.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D.控制无关变量是由于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9.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B.观察就是仔细地看 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 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 10.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 ) A.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B.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并及时做记录 D.观察时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同别人交流 11.如果在设计实验验证教材的结论时,实验结果和教材的结论相矛盾,最好的做法是( ) A.大胆认为教材的知识是错误的 B.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教材知识相符 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 D.直接放弃 12.关于调查生物种类,下列给出了具体步骤,请按正确顺序排列是( ) ①选择调查的范围;②归类;③调查并记录;④整理;⑤讨论与交流;⑥设计调查路线;⑦分组 A.①⑦⑥③②④⑤ B.①⑤④⑦⑥③② C.②④⑤①⑦⑥③ D.③②①⑦⑥④⑤ 13.珍尼·古道尔是英国的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著名的动物保育人士,她长期致力于黑猩猩的研究。她用观察法研究黑猩猩的行为,是让它们处于( ) A.实验条件下 B.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 C.养殖条件下 D.自然状态下 1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对照实验:选取一定数量的黄粉虫平均分为两组,A组喂麦麸,B组喂泡沫塑料。多次实验后,发现两组黄粉虫体重都增加,B组黄粉虫吃塑料现象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变量是黄粉虫 B.多次实验是为了防止偶然性 C.实验结论是黄粉虫能消化塑料并吸收 D.该实验启发我们可以利用黄粉虫处理塑料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