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12903

高教版(2023) 基础模块 下册1.3.2《百合花》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50054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教,2023,基础,模块,下册,1.3.2
  • cover
(课件网) 百 合 花 茹志鹃 你知道百合的花语吗? 据《本草》记载: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言百片合成也。因此取名百合。 百合的花语: 1.伟大的爱 2.充满回忆 3.永不磨灭的爱情 4.纯真与忠诚 5.高雅与神圣 (白百何: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知人论世 茹志鹃(1925-1998),浙江杭州人。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初旭。 1943年随兄参加新四军,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从原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做编辑。 其夫为著名导演王啸平,其女为著名作家王安忆(《长恨歌》)。 代表作《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等。 撂(liào) 木讷(nè) 忸怩(ni 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发髻(jì) 尴尬(gāngà) 讪讪 (shànshàn) 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 踌躇(chóu chú) 氛围(fēn) 字词积累 故事梗概 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1)解放战争期间,一名通讯员护送文工团女兵前往包扎所; (2)到达包扎所后,文工团女兵和通讯员因为伤员的棉被短缺,一起来到老百姓家,向一户人家的新媳妇借棉被; (3)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新媳妇也来到包扎所,和文工团女兵一起照顾伤员﹔ (4)通讯员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牺牲在包扎所; (5)新媳妇为去世的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 故事梗概 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人物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开端(1-23) 护送(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发展(24-43) 借被(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高潮(44-57) 牺牲(通讯员救人牺牲,新媳妇为其缝衣服) 结局(58-59) 献被、盖被(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新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入殓)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故事情节——— 典型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 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 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 对揭示小说的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学家热奈特将叙述视角分为三类: 1.非聚焦型:叙述者>人物,叙述者如上帝般全知全能,既可以看到在不同地方同时发生的一切,又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发生的所有事了如指掌,还可以透视人物的内心。 2.内聚焦型:叙述者=人物,从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物的视角出发,叙述其体验的世界。 3.外聚焦型:叙述者<人物,叙述者以非人格化的态度叙述所见所闻,仅描写可见的行为,不介入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 想一想:《百合花》采用了哪种叙述视角 留白 有时,叙述者会选择性地呈现一部分信息,同时掩盖另一部分信息。 被直接呈现出来的信息能够被读者直接感知和理解,被遮蔽的部分则需读者根据已知信息和自身的经验去比较、揣摩、反思和体会。 这一部分被遮蔽的内容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留下的“空白”。 快速浏览小说,找出可能使用了“留白”的部分。 1. (第26-29段)小通讯员第一次向新媳妇借被子没有成功。 2. (第54段)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 “我”借到了两条棉絮和一条被子,小通讯员为什么没有借到被子?小通讯员第一次找新媳妇借被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什么? 留白 有时,叙述者会选择性地呈现一部分信息,同时掩盖另一部分信息。 被直接呈现出来的信息能够被读者直接感知和理解,被遮蔽的部分则需读者根据已知信息和自身的经验去比较、揣摩、反思和体会。 这一部分被遮蔽的内容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留下的“空白”。 “我”是小说情节的参与者,也是故事的见证者。使用“留白”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