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449612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4668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第三,九年级,语文,统编,PPT,18张
  • cover
(课件网)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情景导入 纳兰性德是清朝初年词人,面对深秋远远的边塞 ,发出了怎样的感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感受词的情怀。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3.掌握词义,体会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想象解决现实的苦闷的情感。 学习目标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走近作者 纳兰出身显赫,是当朝重臣纳兰明珠的长子,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 他和朱彝尊、陈维嵩被称之为清代“词家三绝”。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 王国维称“纳兰小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晚清词人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天生多愁善感,具有非常典型的纯真、敏感、多情、忧郁的诗人气质。 他生性孤傲,淡泊名利,不愿受社会种种森严礼法的束缚,但又无力反抗。纳兰性德出身显赫,仕途生涯顺畅无阻,没有一丝一毫被挤压被贬谪的经历。他作为康熙的贴身侍卫,经常随驾陪皇上守猎、去各地巡察。见多了官场的阿谀逢承,见多了虚伪、龌龊和尔欺虞诈,官场的许多暗道机关和潜规则为他所不齿,故而他从厌倦到为无法摆脱官场的逢场作戏而苦恼,他将这些视为精神枷锁,欲罢不能。 对纳兰一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感情。初恋惠儿,亡妻卢氏,情人沈宛,这三人都是他爱过的女子,却没有一个能与他白头偕老。可以说,纳兰的短暂的人生,有大半时间是在爱情中困顿而过的,爱他的人和他所爱的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一个是因为皇权的至高无上他无法与之抗击;一个是生命的逝去他无能为力;一个是父亲大人的坚决反对,他无法做不孝子,纳兰的忠与孝注定了他要活在两难的境地里进退维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基础知识 马嘶 幽恨 sī yōu 理解词语 那畔:   吹断: 若为情: 荒戍垒: 那边。  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又,宋毛滂《小重山》:“江山雄胜为公倾,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 赏析词句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 我向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方向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断了战马的嘶鸣声,在这深秋的边塞,该用怎样的情怀去感受着苦寒空旷! 诗歌鉴赏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赏析: 起句点明此行的目的地和路途的遥远。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吹断”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 赏析词句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 一抹晚烟飘过,使营垒更显荒凉,半竿斜阳返照使关城更显破旧。 赏析词句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古往今来多少故事涌上心头,悄然而生的忧恨何时才能平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