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48273

5 孔乙己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2-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0次 大小:2233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孔乙己,同步,分层,作业,答案,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 孔乙己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荤菜(hūn) 阔绰(chuò) 门槛(kǎn) B.荐头(jiàn) 羼水(chān) 附和(hè) C.哄笑(hòng) 蘸水(zhàn) 不屑(xiè) D.颓唐(túi) 蒲包(pú) 涨价(zhǎng)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蘸酒(zhàn) 咸享(hēng) 颓唐(tú) B.舀出(yǎo) 笔砚(yàn) 羼水(chàn) C.哄笑(hǒng) 蒲包(pú) 拭擦(shì) D.门槛(kǎi) 木屑(xiè) 阔绰(chuò)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咸亨 无聊 颓唐 不屑置辨 B.舀出 惋惜 碟子 君子固穷 C.结账 书藉 笔砚 毫不热心 D.侍侯 阔绰 门槛 之乎者也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B.我们学过的鲁迅作品有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 C.《孔乙己》中,作者用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当时国民的冷漠麻木。 D.《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也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狂人日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篇小说的核心。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第一名称“状元”。 D.“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在上小学之前,就开始半懂不懂地读遍了哥哥们的藏书. B.奶奶们都爱唠唠叨叨,可在教育孩子尤其是学龄前幼儿时,最忌讳的就是唠叨。 C.科学家研究表明,过去的50年地球在持续变暖,全球变暖是不屑置辩的事实, D.听到自己的谎言被专家当面揭穿,这个骗子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神色。 二、填空题 导学三在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中,我们学习了叙述视角,明白了用不同的叙述视角讲同样的事件会有不同的面貌,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孔乙己》的叙述视角同样独具匠心,请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7.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讲故事,将人物的活动范围限制在咸亨酒店里,在小说人物、叙述者、作者之间形成了多层“看”与“被看”的关系。请结合“助读材料”,根据你的理解,分析小说中“看”与“被看”的关系。 ①  ———看”孔乙己。 ②叙述者(小伙计)“看”     。 ③作者透过叙述者的叙述“看”    。 助读材料 用第一人称写法说孔乙己,篇中的“我”就是鲁迅自己,这样写未尝不可,但是写成的小说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跟咱们读到的《孔乙己》不一样。大概鲁迅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孔乙己的活动的范围限制在酒店里,只从孔乙己到酒店喝酒这件事上表现孔乙己。 那么,能在篇中充当“我”的唯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人有孔乙己,有掌柜,有其他酒客,都可以充当篇中的“我”,但是都不合鲁迅的需要,因为他们都是被观察、被描写的对象。对于这些对象,须有一个观察他们的人,可以假托一个在场的小伙计,让他来说孔乙己的故事。 ———叶圣陶《揣摩》 8.小组合作,每人选择一个视角讲述这个故事,其他组员按表格提示做记录,最后分析小说以酒店小伙计视角讲述故事的效果。 表2-2叙述视角 小组成员 视角 讲述的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