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赣科学技术版五年级下册第6课 顺序查找 ( https: / / zb.21cnjy.com / questions / task / 9988_ff8376 status=4 ) 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顺序查找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顺序查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运用顺序查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顺序查找的原理和过程。 2. 运用顺序查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方法: 1. 组织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顺序查找的知识。 2. 进行课堂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顺序查找的练习。 3. 进行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使用图片或实例引起学生对顺序查找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顺序查找是什么,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 Step 2:课堂讲授(10分钟) 教师使用PowerPoint课件和黑板,向学生详细介绍顺序查找的概念、原理和步骤。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图示,让学生理解顺序查找的基本思路和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Step 3:课堂实践(15分钟) 教师将一些数字或字母随机写在黑板上或PPT上,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顺序查找方法,逐步找到指定的数字或字母。以下是课堂实践的具体细节和情境: 1. 引入实践: 教师将一组数字或字母写在黑板上或PPT上,例如:9、5、2、7、4、1、6、3、8。教师向学生介绍这是一个乱序的序列,然后提问学生,如何才能找到想要的数字或字母。 2. 第一步操作: 教师提醒学生,顺序查找的第一步是从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检查。教师鼓励学生先从左边开始,看看序列中的第一个数字或字母是否是目标。 3. 学生参与: 教师点名一个学生,例如小明,让他上黑板前操作。小明走到黑板前,指着序列中的第一个数字“9”,然后宣布:“9不是目标!”教师鼓励全班学生一起大声回应:“继续查找!” 4. 第二步操作: 教师指导学生继续查找下一个元素。教师告诉学生,如果目标不是当前元素,就要逐个检查序列中的下一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为止。 5. 学生参与: 教师再次点名一个学生,例如小红,让她上黑板前操作。小红检查序列中的第二个数字“5”,然后宣布:“5不是目标!”学生们再次回应:“继续查找!” 6. 依次操作: 教师继续点名其他学生,让他们依次检查序列中的下一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站在黑板前操作,或者在座位上进行思考后回答。 7. 找到目标: 当某位学生检查到序列中的某个元素是目标时,教师和全班学生会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太棒了,你找到目标了!”学生可以大声宣布自己找到的目标,并解释自己的操作步骤。 8. 提示和帮助: 如果学生在查找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或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顺序查找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强调,每个元素都要逐一检查,不能跳过任何一个。 9. 课堂小结: 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学生们能够亲自动手进行顺序查找的练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加深对顺序查找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实践环节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顺序查找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Step 4:案例讨论(5分钟) 教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在一本书中查找某个特定页码,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顺序查找解决这个问题。以下是案例讨论的具体细节和情境: 1. 引入案例: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你想在一本书中找到第300页,但书中没有页码。请思考一下,如何运用顺序查找的方法来确定第300页所在的页数? 2. 分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一块白纸和彩色笔,让他们在讨论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3. 探索思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