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89467

古诗词诵读《 书愤》课件 (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54899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书 愤 ———陆游 目标揽胜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把握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 3、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陆游的爱国热情,对国家的责任感。 (重点) 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陆游”介绍诗人,你会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者词组? 一个可怜的陆游。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历经磨难的陆游。他生活在南宋,饱经战乱。 一个不得志的陆游。他渴望报效国家,但统治者没有给他机会。 一个满腔忧愤的陆游...... 新课导入 认识陆游,是因为他的诗篇: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4、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钗 头 凤 》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学思并重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人,南宋爱国诗人,主张坚决抗金。诗作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今存9300首,“60年来万首诗”),才华横溢。 其诗的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气势雄浑,感情奔放,笔意明快,《书愤》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的作品集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后人辑录有《放翁词》。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在《示儿》中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洲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收复了大散关。 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壮志未酬,空留下许多感叹。 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激情探究 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 “那知”———年轻时血气方刚、天真纯真。 “艰”———艰难,道出辛酸与坎坷,浓缩了因主战而受的种种刁难、排挤和迫害。 “气如山”———直抒胸臆,刻画了当年的豪情壮志、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慨叹国事艰难,追述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