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伶官传序 北宋·欧阳修 1.掌握重点字、词、句。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正反对比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3.借古讽今,将历史与自身现实相结合,防微杜渐,辩证对待身边的“伶人”,注重“人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目标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北宋时期 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 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幼年丧父,出身寒微,由母亲亲自教学,因家贫,不具纸笔,用荻画地作书。与宋祁等合写了《新唐书》,又自撰了《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题 解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 序:本文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五 代 五代【唐宋之间的黄河流域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 特殊爱好:唱戏,戏名:李天下 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视频:200秒看懂中国古代最乱的时代:五代十国 壹 掌握重点字词句 疏通文意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 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兴盛衰亡 难道 人的作为 推其根本 所以……者,表原因 和 世人说晋王临死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可是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 去世 把 告诉 仇敌 扶持 订立盟约 背叛 归顺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与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 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给 你 表祈使语气,一定 你 官名 羊、猪各一头 祭告祖庙 敬辞,表恭敬慎重 用 走在队伍前面 等到 收纳、收藏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消息禀告先王,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从四方响应, 方其 系燕父子以 组,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 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正当 缚、捆绑 用 丝带、丝绳 名作动,用匣子装 禀告(先王) 把 等到 仇敌 名作状,在夜里 数词作状,从四方 他匆忙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仓皇东出, 未及见 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何其 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名作状,向东 没有等到 叛军 对视 以至于 对天发誓 泪水 感叹语气,多么 衰颓 难道 吗 或者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