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42869

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84596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第一课时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跟着课本去旅行 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的大兴安岭 火烧云 观潮 海滨小城 赵州桥 这是哪里 ? “记”是记录的意思。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游记体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记体 跟着课本去旅行 ———记金华的双龙洞 钟乳石 石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脚步集》,童话集《稻草人》等。 作者简介及背景 学过课文 《荷花》 《爬山虎的角》 作者简介及背景 叶圣陶 学过课文 《荷花》 《爬山虎的角》 学习任务二 检查预习,梳理游览路线 游记体 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 1.检查自读,认识词语。 2.不理解词语,结合课文内容或查资料理解。 3.作者写了哪些地方?做标记,画出示意图 自读课文 听读课文 游记体 认读词语 浙江 一簇 臀部 漆黑 蜿蜒 杜鹃 宽窄 肩背 移动 额角 陆续 石钟乳 石笋 上源 变化多端 游记体 读准字音 书写生字 臀 移 额 陆 乳 端 源 浙 罗 杜 窄 郁 肩 zhè luó dù zhǎi yù jiān tún yí é lù rǔ duān yuán 鹃 juān 笋 sǔn 游记体 识记生字 臀 tún 乳 rǔ 笋 sǔn 鹃 juān 游记体 书写生字 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月”写宽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游记体 跟着课本去旅行 竹字头,下面“尹”字中间一横要写得长一些。 宝盖头下方的“撇、点”不要丢掉。 游记体 对比识字 臂(手臂) tún 臀(臀部) 渐(逐渐) zhè 浙(浙江) 游记体 多音字 曲 qū 弯弯曲曲 qǔ 高歌一曲 调 diào 声调 tiáo 空调 游记体 结合生活理解词语 蜿蜒:上下起伏前曲折像蛇类爬行的样子。近义词有“弯曲、绵延、逶迤、崎岖”, 句子: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文中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突兀森郁: 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突兀,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形容树木多而茂盛。 用在文中,突出了洞口的气势。 造句:这片山山势巍峨,突兀森郁,气势壮观。 石钟乳:在溶洞里常见到,形如寺庙里的大钟,也也叫钟乳石。 石笋:指的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一种钙沉积、形成像笋子一样的石头。 查资料理解词语 端:①(东西的)头。②(事情的)开头。 ③原因,起因。 ④方面,项目。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石钟乳和石笋的样子多。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学习任务三 抓重点景物,体会特点 跟着课本去旅行 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要求: 1.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句子。 2.画出出游览示意图。 找出关键句关键词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一路迎着溪流。 入山大约五公里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看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两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完成示意图: 路上 洞口 内洞 孔隙 外洞 出洞 梳理课文 交代了游览双龙洞的时间和地点 描写了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 洞口和外洞。 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 双龙洞的内洞。 作者出洞的情况。 第①自然段 第②③自然段 第⑧自然段 第⑥⑦自然段 第⑤自然段 第④自然段 景物特点: 各色的花———明艳 溪流———变换着调子 外洞———宽敞 孔隙———窄而小 内洞———黑而且大 其中让作者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孔隙。 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