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62033

第六单元《写作·文章的修改与润饰》教案中职语文高教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5-05-18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346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六,单元,写作·文章的修改与润饰,教案,中职,语文
  • cover
教学对象 授课日期 授课类型 课程名称 语文 授课内容 《写作·文章的修改与润饰》 授课时数 使用教材 设 计 说 明 中职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写作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写作是主动提高逻辑力,高屋建瓴和概括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拥有的知识,提高语言流畅度、表达方式、文章结构。鲁迅先生曾说过“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教 学 理 念 写作教学生活化有利于调动中职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实践中,要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 学 资 源 信息化教学资源 传统教学资源 PPT,多媒体计算机 钉钉学习平台 教 材 教学参考书 教 材 分 析 《写作·文章的修改与润饰》是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表达与交流”的内容。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点式文章的修改与润饰。 学 情 分 析 1、通过前一学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 2、中职一年级的学生对作文缺乏。 3、对文章为什么要修改润饰、如何修改润饰不清楚 。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综合修改的一般做法和注意的细节,知道合作修改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习作文评改的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重点 与 难点 重 点 从哪写方面去评定作文的优缺点,如何去下评语指导学生学会批改作文步骤方法 。 难 点 培养学生欣赏评价作文的能力,通过批改别人的作文来提高自己作文水平。 教 学 策 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自我探索,尝试写作 反思交流,即时应用 教 学 流 程 修改与润饰的意义和重要性 掌握综合修改的一般做法和注意的细节 学作文批改的步骤和方法 课堂作文、修改 学习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 前 预 习 教师在钉钉学习平台发布预习内容: 课前阅读两个关于修改文章的小故事: (一) 相传,苏东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的思索后,得意的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击节称妙。 这样一改究竟妙在何处?我们不妨也来玩味一番。“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 (二) 一天,唐朝年轻的诗人贾岛去长安参加考试。他骑着驴,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想着他的诗句。突然,他想到了两句好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又一想,觉得“推”字改为“敲”字更好一些,他想的正入神时,只听得对面喊了一声:“干什么的?”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被拉下驴,带到韩愈面前。原来,他碰见了大文学家韩愈和他的随从,等贾岛把事情说了一遍后,不但没有受罚,反倒引起了韩愈对诗句的兴趣,韩愈想了一会,"还是敲字好。静静的夜晚,在月光下,一个僧人敲门,动静相见,这个情景是很美的。”于是“推”字改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