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 同步检测卷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习题。(共22分) 泊秦淮 杜牧烟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注】。 【注】后庭花: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陈后主)沉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官佳丽寻欢作乐,不理朝政,终致亡国,故后世多称此曲为“亡国之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第一句运用两个“笼”字,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迷蒙的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的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借批评商女,表达了对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讽刺。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2.《泊秦淮》中渲染迷茫、冷清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4分) 3.《泊秦淮》中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4分) 4.“烟笼寒水月笼沙”写了哪几个意象?两个“笼”字好在哪里?(6分)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习题。(共6分)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下列对《贾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特标“求”“访”,似热烈颂扬文帝待贤态度之诚、之谦。 B.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C.这首诗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慨极深沉,却又极具抑扬吞吐之妙。 D.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强烈对照的贬抑之情显得特别有力。 2.《贾生》中表现汉文帝诚意十足,贾生才华横溢的句子是: 。(2分) 3.《贾生》一诗中借古讽今,揭示晚唐时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句子是: 。(2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共18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这首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色?(6分) 2.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6分) 3.“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共1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阕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是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阕结句“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2.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6分) 3.这首词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习题。(共18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这首词的上阕写景,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的?抒发了什么感情?(6分) 2.这首词的下阕写对故乡的怀念,起头两句有什么作用?(6分) 3.这首词整体上抒发的是什么感情?侧重点在哪儿?体现了周邦彦词艺上的什么特点?(6分)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习题。(共10分)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无人知是荔枝来。 1.填入空缺处的诗句应是“ ”。(2分) 2.表明本诗主旨的诗句是“ ”。(2分) 3.在这首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