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5531

粤教版语文必修一10《散文两篇》(《我的家在哪里》《霞》)学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9次 大小:379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语文,必修,散文两篇,我的家在哪里,学案
    课题:我的家在哪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文章主旨。 2、品味作家冰心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丰富哲理。 3、体悟散文的对比手法和语言运用。 【学习重点与难点】 品味冰心平易自然、简洁含蓄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丰富哲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XXX页内容,阅读XXX资料XXX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XXX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XXX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预习案 问题导学 1、联想与交流:根据课文的描述,找出相关 语句,结合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描述一下冰心老人“灵魂深处的永久的家”是什么样子的?与现实中的家有什么不同?(课堂交流,回答) 梦中的家:(1)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原始 、朴素。(2)慢条斯理,相互作揖、请安、问号、一站就站老半天———和谐。(3)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原始(出生,与女儿和外孙比较),温馨。即:(1)那是一个没有争斗的美好的世界。(2)那是年少生活的一段日子。代表着一种真、善、美。感情:向往,朝思暮想。 现实中的家:(1)北京的前圆恩寺,娜安辟迦楼,北京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日本东京麻市区……(2)酸甜苦辣。(3)充满“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充满竞争,喧闹。是个肮脏的世界。感情:无情批判,厌恶。 总结:冰心向往像儿童时代一样的,原始的,朴素的,和谐温馨的精神家园。厌恶充满“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充满竞争,喧闹的世界。 2、“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这句话包含着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一句平常的话,简简单单的9个字,流露出复杂的情感。在北京中剪子巷的家里,父母之爱、姐弟之情陪冰心走过了一生中的黄金岁月,即“一生中最热闹、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一段”。(《我的大学生涯》)从十一二岁到三十来岁她生命中最初的荣誉与美德,理想与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发芽。表现作者对这个家的渴望,也就是思乡、还乡情。   3、朗诵文章最后一段,思考:文章结尾处说“我这个人真是‘一无所有’”,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她真的是一无所有吗,为什么? 明确:当写道“我这人真是 ‘一无所有’”时,作者的情感掀起波澜,文势也随之起伏跌宕,文章用了排比句式做了突如山洪暴发般的情感宣泄。与作者朝思暮想的儿时的家对比,她厌恶的是现实中的夺权、罢官、降级、罚款、毁旧。冰心以她无谓的良知、高尚的人格,面对肮脏的世界、炎凉的世态。面对自己坎坷的人生,作出20世纪末的呐喊。这实际上是冰心是用自己一生一世的清白反衬出现实社会的阴暗、肮脏的那一面,对社会中的黑暗和污浊作了无情的批判。从中可看出冰心灵魂的高尚和伟大,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骨气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小结:本文通俗素雅,通过对梦中的家的描写和对现实的对照,表达出她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 4、《我的家在哪里》这篇文章构思设计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教会学生散文鉴赏的方法———抓住散文的标题) 二、知识梳理 1、了解作者 冰心(1900.10.-1999.2.),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中国20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在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翻译诸方面都有重要成就。主要作品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斯人独憔悴》《去国》《超人》《秋风秋雨愁煞人》《小橘灯》《空巢》等,诗歌《繁星》《春水》等,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