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690158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15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山谷
  • cover
《山谷回音真好听》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完整的学习歌曲并能够准确的表现音的强弱。 能够正确表现歌曲的轮唱部分。 教材分析: 《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表现自然现象的歌曲,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奥秘的好奇、探究的心理,是一首生动、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易于学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用轻巧、愉快连贯的声音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 2、过程与方法: 用歌声表现出力度记号:声音的强和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优美的歌声表现歌曲,了解“回音”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 完整的表现歌曲,并能表现出力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卡农“回音”(轮唱)。 教法和学法: 情境教学法、律动、 聆听、游戏等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歌曲《郊游》,并进行歌表演。 师:郊游一般都去哪里呢?(户外、田野、景区等) 2、观看动画短片,请学生思考:小兔淘淘去了哪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自然现象? 山谷、发现了回音这一现象。 3、什么叫回音? 当我们的声音在空旷的地方发出去以后,遇见一个障碍物,将我们的声音有反弹回来,让我们再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这就叫回音,也叫回声。 二、揭题 1、初听歌曲 寻找回音: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5个)原音和回音出现在哪几个乐句?(第三和第四乐句) 2、复听歌曲 模仿回音:感知原音和回音的不同。 模唱第三和第四乐句。 3、学习力度记号: 原音和回音哪个声音更强?(原音)在音乐表现中强是用“ f“,弱是用”p“来表示。根据教师的指挥手势区分强和弱。 三、学习歌曲 1、再次聆听,第三和第四乐句随范唱小声跟唱。 2、教师完整的范唱歌曲,回音部分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一起演唱。 3、跟琴用“ wu”模唱歌曲旋律,能够表现出原音与回音。 4、师生接龙学习歌谱,以”上山坡和下山坡”划旋律线,增强音准。 上山坡、下山坡、上山坡、过山坡、下山坡。 5、跟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请个别同学有感情演唱。 7、加入声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8、小组合作,为舞蹈编创舞蹈律动。 四、艺术表现 1、聆听《山谷回音》。 2、歌曲演唱中也有“回音”,那就是轮唱。 3、什么是轮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 4、跟伴奏演唱《山谷回音》。 5、同学之间交换角色演唱。 五、教学活动-拓展延伸 1、出示《山谷回音真好听》轮唱曲谱。 2、聆听其他班级的范唱。 3、分组分声部演唱轮唱部分。(相互倾听,不受干扰,不喊唱) 4、用声势为轮唱歌曲伴奏。 5、为轮唱歌曲伴舞。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知道了力度记号强和弱,初次尝试了轮唱的演唱形式,还了解了自然现象-回音,希望同学们多走进大自然、关注大自然,积极去探索发现大自然中的奥秘。课后请同学们去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回音的现象、以及大自然中其他有趣的现象,好吗? 最后,我们以音乐会的形式结束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课后反思: 本课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歌词上口,针对这些特点,在学习了本课歌曲的基础上做了轮唱的学习与尝试。 成功之处: 教学的导入是引用了本单元歌曲《郊游》,歌表演进入教室,让学生有了积极的状态,再通过交流郊游的地点,过渡到观看动画短片,孩子们带着好奇心认真的观看后,准确的回答了问题,自然地进入到本课歌曲的学习。 新课的学习比较顺畅,孩子们对于原音和回音的强弱掌握表现的比较突出,歌谱学习采用了比喻手法,学生边划旋律线边演唱歌谱,能够准确表现音准。声势节奏和律动编创部分学生完成度较高。 歌曲的轮唱编创部分,经过《山谷回音》的前引,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的完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