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69717

湘教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49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线段,垂直平分线
    2.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教学目标】 1、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并能画出来; 2、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掌握这两个定理的关系并会用这两个定理解决有关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引入证明及运用。 【教学难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怎样的? 2、如图有线段AB,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二、自主探究 阅读P68———P69,完成: 1、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且将线段 , 如图,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有 且 = 。 2、如图, (1)如果点A、B关于直线MN对称,则直线MN是线段AB的 ; (2)如果直线MN是线段AB的 ,则 点A、B关于直线MN对称。 3、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在l上取点P,连结PA、PB, 请问线段PA、PB相等吗?为什么?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 相等。 性质的推理式表述: ∵ 点P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已知) ∴ = ( ) 反过来,如果MA=MB,那么点M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为什么? 由此得出: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 上。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推理式表述: ∵ = (已知) ∴点M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 5、如果MA=MB、NA=NB,那么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吗?为什么? 6、看3和4的条件和结论,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命题的关系是 。 三、应用迁移 (一)典例精析 例1、已知:在中,,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连接PA、PB、PC,求证: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2、在中,E是AC的中点,若的周长为,求证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二)练习反馈 如图,△ABC中,AD垂直平分边BC,AB=5,那么AC=_____.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2、如图,在△ABC中,AB的中垂线交BC于点E,若BE=2则A、E两点的距离是( ). A.4 B.2 C.3 D. 3、如图,AB垂直平分CD,若AC=1.6cm,BC=2.3cm,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cm. A.3.9 B.7.8 C.4 D.4.6 4、如图,NM是线段AB的中垂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B⊥MN,②AD=DB, ③MN⊥AB, ④MD=DN,⑤AB是MN的垂直平分线. 5、下列说法:①若直线P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EA=EB,PA=PB;②若PA=PB,EA=EB,则直线PE垂直平分线段AB;③若PA=PB,则点P必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④若EA=EB,则过点E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P70练习第1题。 四、归纳小结 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 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 ,这就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 。 3、 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2与3这两个命题的关系是 ,因为 . 五、巩固提升 如图,已知点D在△ABC的边BC上,且,求证: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课后练习 A组:P70练习第2题 ,P72习题2.4第1,2题 B组:P70习题2.4第2,3,4,6题。 七、教学反思 2.4.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 【教学目标】 了解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且确定线段中点; 会过一点作已知直线L的垂线(两种情形)。 【教学重点】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作法。 【教学难点】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有什么性质? 2、如何判断一条直线是已知直线的垂直平分线呢? 二、自主探究 1、如图,MA=MB、NA=NB,那么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吗? 为什么? 2、由问题1的结论你想到了什么? 3、已知直线AB,你能只借助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找到与A、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吗?能找几个? 你能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了吗? 阅读P70———P71,完成: 作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