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加深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 学会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 3. 根据实验最终结果,找到误差出现的步骤并能分析其中可能出现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应用到选种的实践操作中,让学生体会粮食的珍贵,加强学生践行光盘行动的社会责任感。 教材分析 基础实验5是初中化学8个基础实验中唯一的定量实验。本节课立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延伸到具体的配制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同时通过溶液的配制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理解,加深对配制溶液一般过程的了解,巩固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胶头滴管等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高中学习物质的量浓度做准备。 学情分析 第六章的学习,学生对于溶液的简单计算和配制有了一定的积累。实验简单,学生兴趣浓厚,但不会进行实验评价和分析,需要从中提升化学能力、规范实验操作。营造支持性的情境,展示思维素材,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思考,是提高思维深刻性所必不可少的。 教学方法 运用“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去形式化”,引导学生“真实地”去“做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而通过提问、思考、交流、回答的方式,能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难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和分析实验中的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老师】展示一袋米,提问,日常生活中的米是由什么植物成长过来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水稻。 【老师】追问,这么一大片的水稻是什么撒入土壤而生长出来的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稻种。 【老师】追问,什么样的稻种是好种子?怎么帮农民伯伯选出好的稻种? 【学生1】好稻种是个头大、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可以用挑拣方法。 【学生2】介绍风筛法。 【学生3】介绍用水的浮力选种。 【老师】提问,这些选种的方法科学吗? 【学生】交流讨论并评价提出的选种方法。 设计意图:创造真实情境,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帮助农民伯伯选好种,提炼出本课的研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思考。 二、活动一:了解盐水选种法 【老师】播放盐水选种法的视频。 【问题】盐水选种法分为哪些步骤?哪步是决定选种效果的关键 【学生】交流并回答,盐水选种法分为:配制盐水、加入稻种、去除劣种、清洗好种。其 中,配制盐水是决定选种效果的关键。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盐水选种的操作步骤,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严谨性。 三、活动二:配制选种的盐水 【资料卡】农民选种的配方是,84 kg水中加入16 kg的氯化钠。 【问题1】盐水选种法,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和答案。 【问题2】现配制50g 16%的氯化钠溶液来帮助农民伯伯选种,需要哪些实验步骤? 【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老师】引导归纳,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步骤。 【老师】带领学生清点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温馨提示。 【学生练习1】用笔模拟滴管的挤压、吸取操作。 【学生练习2】两只手模拟轻拍手腕操作。 【实验】小组合作,配制50g 16%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