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08608

【新课标】花城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 摇篮曲 教案 +课件 +素材

日期:2025-04-12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7次 大小:62970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花城,五年级,下册,9课,摇篮曲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第九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歌曲《摇篮曲》是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首抒情、轻柔、甜美的催眠歌曲。采用6/8拍子,节奏带有摇篮的摇曳感,近似船歌。歌曲用行板的速度,中弱的力度和变化音的巧妙运用,更能体现歌曲恬静、柔美的风格,感受到母爱是值得永远铭记于心的情感,懂得回报爱才能使我们更幸福。 二、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要点 目标指向 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感受乐曲速度、力度和旋律走向。 目标一: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聆听音乐,在聆听中感受音乐风格体现音乐要素的变化。 学会在音乐活动中加上歌词、节奏、创作手法作为区分歌曲的依据。 目标二: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十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 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并从演唱过程中感受摇篮曲音乐的风格,体会歌曲的情绪,体验摇篮曲所表现的意境:歌曲结构短小,旋律轻柔甜美,歌曲伴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2、艺术表现:从听入手,引导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歌曲的情绪、情感,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演唱速度、力度,带着感情去演唱《摇篮曲》。 3、创意实践: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演唱能力。 4. 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2. 唱准歌曲《摇篮曲》中的变化音。 六、教学过程: 动听的音乐就像是飞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也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有时候,也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空用闪烁。 1、律动练习: 踏着音乐的节拍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2、发声练习 好的歌唱习惯会使我们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接下来我们共同演唱发声练习曲《小池》 演唱时一定要聚精会神,注意力集中,每一个唱出的声音力求自然、清新、准确。 聆听鉴赏,审美感知 音乐里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段优美的旋律,都会把歌者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请同学们欣赏的同时能否用一个词来表达你听到的音乐带给你的感受?(优美,温馨,想睡觉.....) 新课导入、完美演绎 录音范唱 摇篮曲的旋律温柔如诗,它轻拂过你的心灵,带你进入一个安静而美好的世界。沉浸在这份独特的安宁中,你的疲惫将会消散,只留下深深的平静与满足。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由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一首作品《摇篮曲》,在聆听的过程中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温暖、幸福、优美、轻柔等。) 介绍摇篮曲:是母亲为小孩催眠而唱的儿歌(催眠歌),通常是结构短小,旋律抒情、轻柔、甜美,节奏摇曳等特点。 二、教师范唱 歌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这么好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一唱,请聆听老师的范唱并思考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节拍是怎样的?请在老师的歌声中寻找答案!(学生闭上双眼,随音乐轻柔晃动,感受母爱的温暖和摇篮摇动的情境。) ( 中速、 安静地 6/8拍,强弱规律:强、弱、弱、次强、弱、弱) 三、模唱旋律 唯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接下来我们用wu音模唱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调整好坐姿,注意演唱时保持气息的连贯,非常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