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18074

二《青纱帐——甘蔗林》课件(高教版2023)(共24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029724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青纱帐——甘蔗林,课件,高教,2023,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青纱帐-甘蔗林 郭小川 教学目的: 1、理解本诗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本诗运用的排比、对偶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3、理解学习继承革命传统,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本诗象征手法的运用。 2、理解本诗运用的排比、对偶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学习继承革命传统,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意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黄河大合唱》导入新课 那什么是青纱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小川的诗歌《青纱帐-甘蔗林》 青纱帐 “青纱帐”是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农田景观,通常是在夏季,大片的高梁、玉米等高杆作物生长茂密,形成一片绿色的帐幔,远望如绿色的纱帐。这种景象在北方农村非常常见,也是中国农村的道独特风景线。 甘蔗林 “甘蔗林”是指大规模种植甘蔗的田地或区域,通常呈现出一片密集的甘蔗丛,是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 1949年后,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秘书长。出版诗集有《平原老人》(1950年)、《投入火热的斗争》(1956年)、《致青年公民》(1957年)、《月下集》(1959年)、《甘蔗林———青纱帐》(1963年)等。 “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湖北“五七”干校劳动,1976年10月18日在安阳不幸去世。后又出版《郭小川诗选》(1977年)、《谈诗》(1978年)等。《团泊洼的秋天》等晚期诗作表现出诗人不畏邪恶的高尚情操,内容深刻语言流畅。2000年《郭小川全集》出版。 郭小川,原名郭恩大,1919年9月2日生于河北丰宁。1937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到延安马列学院文艺理论研究室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丰宁县县长、《群众日报》副总编辑。 作者生平与主要成就 郭小川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类: 1、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 《向困难进军》《望星空》等 2、长篇叙事诗:《团泊洼的秋《林区三唱》、《团泊洼的秋天》等 其成名作是政治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其政治抒情诗的特点是: ①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作为一位著名的“战士诗人”,他的诗歌始终与时代共同着脉搏,从中可以“看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听到时代前进的声音”。 ②表现上有独特的角度和方法。他不是通过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作细致描述或雕刻精美的图画,而是从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方面,去思考、揭示一个战士、一个革命者的生活态度、人生道路和道德情操的问题。 ③诗中活跃着一个战士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鄙弃“冷漠、寂静、安祥”,讨厌“可耻的衰———,不希罕漫长而平庸的人生,而追求“沸腾的生活”、“作战般的工作”。这其实是作者个性的写照。 ④重视诗歌形式的创造和革新。他写过“楼梯式”(如《投入火热的斗争》等)、民歌体(如《三户贫农的决心》《林区三唱》等)、新辞赋体(如《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半格律体(如《白雪的赞歌》等)、自由体(如《致大海》)、散曲体(《将军三部曲》等),自由开放,不拘一格。 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高涨。当时,满怀革命热情的诗人踏过祖国的南方和北方,为人民群众伟大的奋斗精神所感染, 接连写下许多基调高昂的诗篇,《青纱帐-甘蔗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时代背景及作品产生环境 二、朗诵课文 字词积累: 衷肠(zhōng ) 高亢(kàng) 青纱帐(zhàng) 苍茫(máng) 凛冽(lǐn liè) 琼浆(qióng ) 挑衅(xìn) 埋葬(zàng ) 炽热(chì rè) 宽敞(chǎng ) 高粱( liáng) 秸秆( jié gǎn) 三、原文讲解赏析 甘蔗林———青纱帐 郭小川 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