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726775

广西贵港市创新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基计划”考生第五次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524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西,强基计划,试卷,语文,联考,五次
  • cover
保密★启用前 广西贵港市创新中学2024届“强基计划”考生第五次联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场/座位号、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卷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传统思维是什么?简要言之为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这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特征。 2000多年前,张仲景为我们做了第一次应用系统思维的示范。东汉末年,疫情连年,张仲景本人的家族也遭到疫情影响,死亡过半。关于这一次疫情的性质,历史学者有不同观点,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等不同说法。然而张仲景依据系统思维,总结了疾病的“寒”性病机,写下《伤寒杂病论》。他又总结出“六经”理论,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留下了113个经方。 千百年来,这些经方在各种疫病的治疗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20年抗疫斗争中,我国总结抗疫经验形成“三药三方”。“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汤是根据新冠肺炎的核心病机,结合《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四个经典方剂创新化裁而成:宣肺败毒方也参考了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杏薏甘汤、季芳大枣泻肺汤。 既然经方有优异效果,为什么会组成几张不同的处方呢?这同样是系统思维的体现。中医论治思维源于天人合一、阴阳气化等传统理论,其中博大深邃,蕴含无穷变化,但最终要以临床为源泉,落实于具体实践中。现存的《伤寒论》曾经散佚重辑,历代中医在临证中发觉其内容也有不全面的地方,特别是针对温病和湿证的方药较少,明清时期兴起的“温病学说”,就在这些方面进行补充,也为当代治疫所借鉴。 每一张名方都有其系统思维。达原饮是名医吴又可在明末大疫中总结出来的。明朝末年,从华北到江淮瘟疫盛行,历史学者甚至认为当时疫情严重到破坏了社会系统,加速了明王朝的败亡。吴又可虽然敏锐地提出“戾气”病因说,但同样不具备现代的分析研究能力,不可能去研究是何种病菌。他同样是应用系统思维,通过反复观察来辨证论治。他认识到病情与张仲景时很不相同;因而他没有应用张仲景的方法,另外制定了“达原饮”这张化湿清热、透达膜原的名方。 中医的伤寒和温病,看似不同实则辨证统一,它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不同系统,都具有可贵的历史战疫经验。“三方”在抗疫实践中都总结了有效的科学数据,优异的效果表明,传统思维是中医鲜活的灵魂。 (摘编自郑洪《植根传统思维,注重三因制宜》)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特别是要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据统计,全国备案中医诊所超2万个、八成以上县级区域已设置县级中医医院、八成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机构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