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64524

4.《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89774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单元概述(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 学习任务群: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人文主题:诗的国度 体察古人的情感和生命体验,感受古诗词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单元目标 1、深入研读古典诗歌作品,探寻诗歌之美,品评诗歌之味,感受古人通过诗歌表达的哀乐悲伤等种种情感。 2、从传统文化经典的角度来理解诗歌,把握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探讨古典诗歌在当代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古典诗歌的思想意义设审美价值。 3、结合以前所学,梳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脉络,尝试探讨评论不同体裁的诗歌在声韵格律、表现手法、审美风格等方面的异同,总结学习古典诗歌的经验,并获得理性认识。 学习目标 1、语言的积累与建构:读懂诗词的内容,在特定的诗词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在阅读与鉴赏中丰富对文学形象的感受和理解,能辨识、比较、归纳和概括文学形象和规律。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鉴赏不同风格的作品,获得高尚 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能创造、表述自己心中的审美形象。 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体会中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其中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诗词与城市 ———《望海潮》《扬州慢》赏析 杭州 扬州 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浙江省省会,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杭州的经济和文化比较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帮”等誉称。几百年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谚,一直广为流传。“人间天堂”至今仍为国内外人士对杭州的美称。 杭州与扬州 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扬州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扬州 才子词人,白衣卿相 布衣一生,江湖流民 知人论世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先世为中古士族河东柳氏,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但为人放荡不羁。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奉旨填词柳三变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不在乎,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第二次又落榜,发牢骚写《鹤冲天》。传至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 三年后,柳永再考。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作者其人 奉旨填词柳三变 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不在乎,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第二次又落榜,发牢骚写《鹤冲天》。传至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 三年后,柳永再考。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一生未入仕途,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谱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