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行进的歌———《拉德斯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教科书 书 名:音乐(简谱) -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2年12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运用进行曲的知识,赏析三首作品的音乐特点,了解其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听辨、分析,掌握进行曲体裁的共性及因速度、节奏、旋律、调式变化而存在的个性差异。 3.知识与技能:提高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综合音乐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1.《拉德斯基进行曲》由管弦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既有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进行曲的特征,反而更接近幽默、欢乐的风格。第一部分A段为单三部曲式 (a+b+a),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第二部分B段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b),与A段形成对比。描写拉德茨基骑在马上漫步,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A段音乐。 2.《婚礼进行曲》由管风琴演奏。乐曲的旋律优美,情绪抒情而庄重,又不失欢乐与幸福的气氛。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与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齐名。在国外,人们习惯地把这两首乐曲并用。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原是三幕传奇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3.《葬礼进行曲》片段,为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在两小节的引子之后,悲痛的主题在降 b 小调上沉重地演奏出来。它的和弦宛若悼的钟声,庄严肃穆的旋律展示出一幅送葬队伍缓缓行进的悲壮场面。乐曲的中部旋律哀婉、抒情,明朗中略带轻柔与朦胧,把人们带人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未来的向往。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音乐又回到深沉、悲痛的情绪中。最后,力度渐弱,表示送葬的行列渐渐远去,乐曲轻轻地结束。 教学重点: 对比赏析三首在速度、情绪、进行曲功能等方面不同的进行曲作品 教学难点: 掌握进行曲体裁的共性及因速度、节奏、旋律、调式变化而存在的个性差异。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1.按照《拉德斯基进行曲》第一部分A段主题a的节拍击掌,提问:这段音乐的节拍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 师:这段旋律的节拍规整,富有行进的特点,同样的,它也是一首进行曲,叫做《拉德斯基进行曲》,但是与我们前两节课的进行曲风格略有不同,你感受到了吗? 二、新课教学 师:进行曲既有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一般表现军队战斗形象的作品,也有像《拉德斯基进行曲》一般幽默、欢乐的作品,还有一些进行曲有特殊的功能或者适用特定的场合,今天就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来了解进行曲吧! (一)《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拉德斯基进行曲》是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写给拉德斯基将军的一首作品,让我们去听听看,作者是怎样用音乐的方式描写这位将军的。 1.A段a主题 ①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a主题是用带有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的,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让我们感受到拉德斯基将军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②再次聆听,跟着节拍拍掌 2.A段的b主题 聆听音乐,感受主题音乐的情绪 3.完整聆听A段,了解A段为单三部曲式(a+b+a) 4.完整聆听B段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 师:B段比较活泼,与A段形成对比,让我们眼前出现了拉德斯基将军在马上散步,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5.完整聆听《拉德斯基进行曲》,在听到A段a主题时,按节拍击掌。 师:拉德茨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老约翰·施特劳斯写的这首进行曲,炫耀了奥地利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一段时间里,这首作品是有争议的,但是由于这首乐曲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慢慢的人们也就忽略了拉德茨基那段富有争议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并且因为这首作品在演出时能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也成为了新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