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790585

古诗文诵读《静女》课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43822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文,诵读,静女,课件,教案
    课题:静女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 2、学习《静女》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 3、了解《诗经》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男女爱情的悲欢,感受人文之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章叠句”手法,理解“兴”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由荷尔德林的诗“世界充满劳绩,而人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为导入,这句话说出了人类生活的一种心态、心境,不管身体多么劳累,人类总要诗意地栖居,就像我们的祖先,虽然生活艰辛,却能够诗意地生活,以歌舞为伴,从而创造出了被后人称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二、新课讲授 1、《诗经》常识 (1)《诗经》是我国是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共305篇,故称“诗三百”。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原本只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 (2)《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三种:赋、比、兴。 (4)诗经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等 2、播放音频,梳理字词 3、译文 文雅姑娘真美丽,约我到这城头来。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文雅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三、赏析内容 1、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 明确:爱情诗 2、第一节里,主人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焦急地等候心爱的女子 3、第二三节里,主人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该女子热烈而诚挚的爱恋 4、诗歌第一节写了什么?这一对恋人的性格各有何特点? 明确:写了一对恋人相约在城墙下,男子如约而至,但女子却故意躲着不肯出来,男子着急得抓耳又挠腮。 “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搔首踟蹰”表现了男子老实、憨厚、痴情。 5、相会之时,静女给男子赠送了什么?男子为什么对这些礼物要大加赞赏? 明确:赠送了彤管与荑草。 表面上是赞美彤管与荑草,实际是赞美赠送礼物给他的人。并不是这些礼物本身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美人所赠,所以爱屋及乌,红色的彤管和平常的荑草,在他眼里自然而然变得美不胜收了。 6、本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静女》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运用赋的手法,把诗中的“我”和静女约会于城隅,以及静女“爱而不见”的逗趣,“我”得到赠物时的喜悦等一一叙述出来。 部分内容反复使用了相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也很相似,这种艺术手法叫“重章叠句”。 7、结构梳理 四、课文小结 1、小结:《邶风 静女》叙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表现了男青年与女友美丽动人的爱情。这首诗篇幅很短,却将感情的细腻变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 2、作业:背诵全诗。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课件网) 静 女 《诗经》 《诗经》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共305篇,故称“诗三百”。相传《诗经》是由孔子收集编撰而成。原本只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首。 《诗经》常识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是各地民歌(160篇)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105篇) “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40篇) 《诗经》常识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三种:赋、比、兴。 “赋”是指平铺直叙(叙述) “比”是以此物比彼物(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