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33065

三《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9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2023
  • cover
景泰蓝的制作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3.了解景泰蓝制作精巧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传承非遗文化。 二、教学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三、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景泰蓝(Cloisonne),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并以色釉填充,烧制而成的瓷器。由于珐琅釉大多为蓝色,由此得名“景泰蓝”。最早的文字记载其出现在元朝,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其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并发表多篇指导语文教学的文章。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代表作《倪焕之》 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散文集《小记十篇》 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潘先生在难中》《夜》 3.写作背景 《景泰蓝的制作》是叶圣陶写作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小记十篇》,记录了景泰蓝这一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事物说明文。1955年,叶圣陶参观了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回来之后便写了本文,向我们完整地介绍了景泰蓝这种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4.文体知识 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如《南州六月荔枝丹》。 (1)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1. 总—分2. 总—分—总3. 分—总。 (2)说明方法 ①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做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②举例子:通过举出常见实例来说明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③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做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 ④作比较:(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做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点。 ⑤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⑥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⑦引用:即引用一些与说明对象有关的资料、故事、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来补充说明或作为说明的依据。 ⑧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概念作出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点。 ⑨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⑩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这种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中的描写要区分开。 (3)说明顺序 ①时间顺序 ②空间顺序 ③逻辑顺序 (三)初读感知 1.字音识记(详见课件) 2.通读全文,根据层意划分段落。 制作过程:制胎(2-3)掐丝(4-9)点蓝(10-13)烧蓝(14)打磨(15)镀金(16) (四)重点探究 1.再读课文“制作过程”部分,完成下面的表格 制作过程 制胎 掐丝 点蓝 烧蓝 打磨 镀金 衔接词 主要环节 主要动作 详略安排 制作特点 小结:景泰蓝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