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37873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47692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二,2019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课程标准:(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的发展 (2)了解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知识联网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①古代:学在官府→官学和私学并存 ②近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发展完善 中国 学校教育的发展 印刷术的诞生 图书馆的成长 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书写材料:由竹片、缣帛到纸张 ②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 世界 ①古代:保存文化典籍和文化遗产 ②近现代: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①人类历史最早的博物馆:亚历山大博物馆 ②世界: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 国家行为的开始--大英博物馆; ③中国:最早:19世纪六七年代由法国人在上海建立;自建:1905年张 謇建立南通博物苑;民国以后:博物馆的建设展现出新的气象 时空坐标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①形式:官学与私学是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②发展概况: 官学 中央官学 商周时期“学在官府”,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地方官学 自汉朝开始设立 私学 春秋时期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很大 唐朝以后 私学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 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拓展】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和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政府智库,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稷门附近。稷下学宫学术博大精深,包含了当时各家各派的思想,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邹子(邹衍)、慎子(慎到)、申子(申不害)、季真、涓子(环渊),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 位于北京的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机构。图为北京国子监的琉璃牌坊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 ①形式:官学与私学是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②发展概况: 官学 中央官学 先秦时期“学在官府”,汉朝设立的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 地方官学 自汉朝开始设立 私学 春秋时期 私学产生,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情形。其中儒家的代表孔子影响很大 唐朝以后 私学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 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③影响:a.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典籍依托于此得以传承; b.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 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 材料1: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