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3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课时主题 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能综合运用乘除计算等知识内容解决问题。 (2)知道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辨析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课时评价任务 (1)具体情境中,学生通过数式计算出942÷3=的结果,并说说竖式每一步的意义和算理,检验学习目标1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运算”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在点子图中圈一圈与数式计算25×14相联系,说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和算理,检验学习目标1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交流分享,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举例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检验学习目标2的“知道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学习课本前3个单元后的整理与复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理与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旋转。教科书安排了16道练习题,配合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1,3题,帮助学生理解乘法、除法的算理;第2题,运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混合运算的算式;第4~7题,巩固乘法、除法及混合运算的计算;第8~10题,帮助学生复习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第11~16题,运用乘除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这些练习题,总结方法,注重形成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但在知识网络的构建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对“商中间有0”“两位数乘两位数,数式对齐、进位、算理”个别知识点掌握不牢,有待强化提高。 5.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基础练习———练习题3(复习乘除法意义、算理) (指向目标1) 学生活动1 任务一: 圈一圈,算一算。想一想,填一填。 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填一填。 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教师活动1 指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做法。 引导学生说算理。 竖式计算与点子图的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把14分成10和4, 4个25是100, 10个25是250.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生生互动,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口算每一步的意思及方法,为学习竖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环节二:基础练习———练习题5、(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2 任务二:(复习除法、及混合运算计算方法) 竖式计算: 942÷3= 560÷5= 15×28=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分享竖式计算的方法。 说一说,提醒同学们的地方。 教师活动2 引导学生分享竖式计算的方法与算理。 一边根据学生的想法,一边板书。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为学习商的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做好巩固。环节三:我的成长足迹(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3 任务三:巩固练习———练习题7、11(进一步巩固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乘除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 练习题7:森林医生、练习题11:解决问题 观察分析,找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 自己算一算。 对比找到教科书中竖式的计算错误。 教师活动3 引导学生分享,竖式计算的方法。 引导学生找到错误的地方,并说说如何改正。 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解决数学问题“总数÷总份数=每份数”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让学生读题发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暗含条件,知道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让学生先估商,再尝试计算,理解算法。环节四:我提出的问题(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 任务四:综合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