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46171

9.2《项脊轩志》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70582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项脊 轩 志 项脊: ①归有关祖上居于昆山项脊泾,故名以纪念祖辈; ②“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也立下了通过读书撑起家族、光耀门庭的志愿。 轩:本意是古代供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车,前顶较高而有帷幕。也指有窗的长廊或小屋(多用做书斋、饭馆、茶馆等字号) 志:即“记”,记载。 散文的一种,记事的一种文体。 解 题 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他崇尚唐宋古文,是明代“唐宋派”(效仿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其散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归家原来也是个簪缨世家(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簪和缨是古代显贵者的冠饰),其曾祖父归凤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举人,后于弘治年间选调山东成武县令。归有光的祖父归绅和父亲归正从小都刻苦读书,但由科举而仕的道路十分坎坷,两人均以布衣终老。到了归有光之时,归家早已衰败得贫困不堪。正是这种变迁,迫使年幼的归有光发奋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希望通过博取功名来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却久试不第,60岁方中进士。 知人论世 明代科场上舞弊之风甚盛,有宗师和大官僚的提携是仕进的重要捷径。归有光久困场屋,对这一科举内幕应是十分明了的。可是,他却绝不从旁门邪道跻身仕途。 乡试中举时的宗师张治对归有光十分欣赏,他为归有光后来三番五次不能中举深感惋惜,几次“欲以旧谊招致之”,然归有光“卒守正不一往”。 一位受宠的宦官慕归有光之名,让侄子拜归有光为师,并几次让归有光进京私谒自己,都被归有光断然拒绝。穆宗登位后,这位宦官权势更大,归有光仍然绝不与之往来。 归有光耿介正直、不事权贵的品格,表现在他整个人生的各个方面。在古文领域里,他始终坚持己见,不为群言所惑,敢于与当时统治文坛的“巨子”相抗争。 5岁,开始读书; 8岁,母亲周氏因多子之困和积劳成疾去世; 17岁,祖母夏氏去世; 18岁,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 20岁,考取童生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之后参加乡试五次落第; 22岁,娶母亲生前为他定亲的女子魏氏;魏氏勤劳能干,日夜操劳,苦苦支撑,归有光得以安心攻读应举。 24岁,生下一女,看到孩子想起母亲,与魏氏环抱而哭,写下了《先妣事略》; 28岁,发妻魏氏因操劳过度去世,不足25岁; 30岁,娶第二个妻子王氏; 32岁,久病卧床;二幼女夭折,魏氏媵女寒花亡,写下《寒花葬志》,其内容亦有追忆亡妻魏氏; 33岁,重新拿出《项脊轩志》,补写最后两段; 久困科场、亲人早逝的凄苦人生 35岁,乡试第二,考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首次会试落榜后,带着妻儿徙居嘉定安亭,筑草堂而居,读书讲学。25年间,“四方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海内称震川先生,不以名氏”。在他的教诲下,安亭一带人文荟萃,有“(隆庆朝后)天下文章萃于嘉定,归有光之真传”的盛誉。 43岁,长子去世; 46岁,陪伴自己16年的继室王氏去世; 47岁,娶第三任妻子费氏; 48岁,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备倭事略》。 60岁,会试考中三甲进士,赐同进士出身,被派往浙江长兴任知县;后因得罪上司而被迁为顺德通判。隆庆四年(1570年),在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的举荐下,归有光任南京太仆寺丞,后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 66岁,归有光因病去世。 久困科场、亲人早逝的凄苦人生 渗漉( ) 修葺( ) 垣( )墙 栏楯( ) 偃( )仰 兀( )坐 斑驳( ) 迨( ) 异爨( ) 庖( ) 老妪( ) 先妣( ) 汝姊( ) 呱呱( ) 门扉( ) 阖( )门 象笏( ) 长号( ) 扃牖( ) shèn lù wù bó yù hé yǎn jiōng yǒu fēi shǔn qì cuàn zǐ h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