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88889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课题2化学肥料(第1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69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课题,化学肥料
  • cover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教材分析 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相对于酸碱盐知识来说并不是重点。但在化学与环境的教学中它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农业生产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认识化肥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知道化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是关于化肥的种类、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化肥的作用,学生不是很清楚;对于如何简易鉴别化肥,由于学生具备的知识的局限性,造成学生在鉴别氮肥、磷肥和钾肥时,只能是“照方抓药”,难于从整体上把握鉴别原理,形成鉴别的思路。因此教师在学生实验后,要让学生做好反思和总结。本课教学时一定要避免教师一味地讲解,可以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课时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二课时:课时1 化肥简介 课时2 化肥的简易鉴别 课时1 化肥简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3.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学习辩证认识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辩证认识施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 难点: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 【图片展示】种植的作物或绿植、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题导入】同学们种过哪些植物?种植过程中植物的生长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出现图片中的问题呢?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过渡】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养育植物时出现上述问题可能是由于缺少养分造成的。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就是说明肥料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讲解】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18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了解,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之后,増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 【图片展示】1949~1985年化肥使用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问题】你知道农作物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吗? 【总结】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碳、氢、氧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从空气和水中获取,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需求量较大,它们无法从土壤中自己获得满足,因此补充氮、磷、钾等元素成为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的必然措施。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成为了最主要的肥料,当然还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另外还有一些微量营养元素:B、Cu、Mn、Mo、Zn、Fe、Cl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各类肥料的种类及作用,以及植物生长中缺少这些元素所表现的状况等。 【总结】 1.氮肥:若作物出现生长迟缓、叶片枯黄等症状,说明缺氮,可以施用氮肥。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1.含氮化合物:尿素[CO(NH2)2]、氨水(NH3﹒H2O) 2.铵盐: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硫酸铵[(NH4)2SO4] 3.硝酸盐:硝酸铵(NH4NO3)、硝酸钠(NaNO3)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另外,自然界中有其自有的固氮途径,如植物固氮、雷电固氮。 2.磷肥:若作物生长迟缓,植株矮小,穗粒少而不饱满,说明缺磷,可以施用磷肥。 化学成分 主要作用 磷矿粉[Ca3(PO4)2]、钙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