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24751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41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1.2,2023-2024,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11.2《五代史 伶官传序》课后练习 一、文言小题 1.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三者,吾遗恨也 痛恨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还是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的 D.函梁君臣之首 用匣子装 2.下列小题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A.举贤以自佐 B.盛以锦囊 C.其后楚日以削 D.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 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告 负而前驱 负:背着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应:应答 君臣相顾 顾:看 D.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 故方其盛也 方:正当,正在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忧劳可以兴国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一夫夜呼 ⑧函梁君臣之首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二、名篇名句默写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 ”。 (2)在《春江花月夜》一文中,“ ”中的“谁家”和“ ”中的“何处”互文见义,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曲折有致。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两句是“ , ”。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一句感慨了阿房宫的结局,“ ”一句指出了如果后人只是哀叹而不以史为鉴的结果。 (2)唐玄宗即位之初励精图治,宵衣旰食,开创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来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导致国家发生祸乱,自身处境艰难。我们可以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 ”这两句来点评这一历史现象。 (3)小明正在阅读《三国演义》,他对三国时期的许多英雄人物非常喜欢,他想引用古诗词来称赞三国时期的某个英雄人物,他想到了“ , ”这两句。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欧阳修 呜呼!盛表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约”指订立盟约,“其文约,其辞微”的“约”指简约,两者用法不同。 B.“少牢”的“牢”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 C.“函”,此指用木匣子装,与“秦孝公据殽函之固”的“函”词义不相同。 D.“意气”指精神气概,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意气”意思相同。 8.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人又谁能以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