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八年级地理试卷 测试内容:第五、六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2题。 1.甲区域与乙区域的地理分界线是( ) A.秦岭一淮河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2.确定丁区域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纬度 C.海拔 D.光照 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完成3~5题。 3.以下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①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水旱灾害多发 5.②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是肥沃的( ) A.红壤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3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6~8题。 6.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7.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8.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9~11题。 9.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阴影区为平原,地形平坦 B.风力侵蚀造成地貌千沟万壑 C.城市沿河分布皆因水运便利 D.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10.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A.加固好黄河下游大堤 B.营造防护林,阻挡黄土继续堆积 C.退田还湖,减少洪涝灾害 D.植树种草、退耕还林 11.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特有的传统地域文化,如住窑洞,贴窗花等。传统民居是窑洞,有关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找不到盖房子的地方 B.防止水土流失 C.就地取材,窑洞冬暖夏凉 D.没有盖房子的建材 (成都中考)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据此完成12~13题。 ①吊脚楼 ②窑洞 ③土楼 ④四合院 12.以上建筑属于北京符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分别是( ) A.全国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 D.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如图示意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据此完成14~15题。 14.根据河流流向推断,北京的地势特点为( ) A.东北高,西南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5.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有( ) ①在历史性建筑中建酒店、宾馆等,大力发展旅游业 ②在世界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③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④修旧如旧,避免维修过程中修缮性的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绥化中考)读我国的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是 (填山脉名称)。(2分) (2)B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2分) (3)我国领土最东端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2分) (4)本区耕地多为 (选填“旱地”或“水田”)。(2分) (5) (选填字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2分) A.东北三省 B.京津唐地区 C.珠江三角洲 17.成都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