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地形》教学设计 课题名 2.1.1地形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并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找出不同阶梯分界线内的地形区。 综合思维: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产生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培养人地协调观和热爱祖光壮美风光的爱国情感。 地理实践力:能在地图上找出三级阶梯分界线,会阅读地形剖面图。 教学重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描述我国地势特征 教学难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中国高度》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温故知新: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地形、地势、地形区和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教师:读图,分析我国的地势特点。 学生:看图分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教师:读图36°N纬线地形剖面,分析图A和图B哪个更能表示我国的地势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图B更适合。并了解三级阶梯的海拔范围。 教师:读图,说一说我国三级阶梯内分别以什么地形为主? 学生:对照地形图得出:第一级阶梯由青藏高原构成;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教师补充:我国陆地向海洋延伸的部分,形成广阔的大陆架。 教师:读图,找出并识记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学生:读图找出: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总结: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意图】分析学生阅读地形图分析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的能力。 师生探究: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呢?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②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③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 教师讲解:我国的水电站,大多修建在阶梯交界处,这里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学生:看图理解。 教师补充:水电站除发电外,还有防洪、航运、旅游、养殖等多种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分析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小组活动:用地形剖面图表示我国的地势特征 1. 与等高线地形图相比,用地形剖面图刻画我国地势阶梯有什么优点? 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展示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还能突出阶梯交界处的落差。 2. 如果沿30°N纬线绘制地形剖面图,得出的结果是否也能反映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与沿36°N纬线相比,哪个地形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更典型? 相比36°N剖面图,30°N剖面更突出四川盆地的封闭性,依旧可以反应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但36°N剖面图显示的三级阶梯更典型。 3. 如果沿某条经线绘制地形剖面图,是否能够显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为什么? 我国三级阶梯是东西方向的,如果沿某条经线绘制剖面图,会遗漏部分阶梯。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了解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完成《限时练》相关习题(
课件网) 地形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人 教 版 八上 小 贾 老 师 原 创 课 件 , 侵 权 必 究 ! 18435121995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并描述我国的地势特征,找出不同阶梯分界线内的地形区。 综合思维:分析地势对气候、河流产生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培养人地协调观和热爱祖光壮美风光的爱国情感。 地理实践力:能在地图上找出三级阶梯分界线。 目录: 01/地势西高东低, 呈现三级阶梯 02/本课小结 03/随堂检测 PART 01 地势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 The terrain is high in the west and l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