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课题名 2.3.1河流与湖泊 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找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综合思维: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了解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区别。 人地协调观:认识河湖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河湖生态系统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河湖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了解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特点; 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认识咸水湖与淡水湖。 教学难点 借助地图等相关资料,会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播放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 (一)河湖众多,区域差异显著 1、外流区与内流区 教师介绍:河流犹如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学生:初步感知河流与湖泊的重要性。 教师:明晰概念:了解关于河流的源头、干流、支流、流域。 学生:观看演示图,认识河流相关概念。 教师:讲解河流的分类。 学生:看图明晰内流河与外流河的区别。 【设计意图】明晰概念,夯实基础。 教师:读图,找到表中的河流并填空。 学生:看图填空。 教师强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并采用图文介绍我国河流之最。 学生:看图理解并做笔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宽地理视野。 教师:读图,观察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接近? 学生:看图分析: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阴贺巴冈”。 教师:读图,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分别位于属于哪部分干湿地区? 学生:看图分析:内流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外流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中国重要的分界线。 小组探究:内流区与外流区的面积对比和河流特征。 内流区:内流河的汇水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河网稀疏,水量不足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外流区:外流河的汇水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网密度大,水量超过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 【设计意图】对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有总体认识。 合作探究:结合下图分析为什么外流区比内流区的水量大那么多? 外流河的河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 内流河的河流补给: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设计意图】通过河流补给方式得出河流水量差距大的原因。 河流的水文特征 教师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教师:读图2.9,了解河流流量和汛期的关系。 学生:跟着教师思路理解这些专业名词。 教师:在右图中找出以下4条河流,分析它们流量和地理位置的关系。 学生:看图得出:松花江和黄河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流量小;长江和西江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流量大。 教师:分析以下4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填表。 教师追问:我国大部分河流只有一个汛期,为什么松花江有两个汛期? 学生思考回答:东北地区冬季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 【设计意图】深度分析我国南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湖泊 教师介绍:我国湖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内流区的湖泊以咸水湖为主。青藏高原湖泊群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外流区的湖泊以淡水湖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群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学生:在课本上勾画相关内容。 教师:介绍我国五大淡水湖和第一大咸水湖。 学生:看图记忆。 教师:湖泊为什么有些是咸水湖,有些是淡水湖? 学生:自主阅读“思与学”部分,了解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区别。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的著名湖泊,会分析咸水湖与淡水湖。 小组活动:了解流经我国的国际河流 1. 以黑龙江为例,了解流经我国的国际河流。 (1)黑龙江从哪个国家流入我国?又从我国流出到哪个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