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74365

人教版《公共艺术(音乐篇)》基础模块 第二单元《音乐与自然》第3节《美丽家园》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04-09 科目:音乐 类型: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6150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3节,PPT,22张,课件,美丽家园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美丽家园》 第二单元《音乐与自然》 学生活动:美景对对碰 观摩讨论:《千里江山图》 《长江之歌》 聆听歌曲,找出其中最具感染力、最能打动你的乐句。 说一说它的作用。 聆听与感悟 请各小组选择不同的乐句模唱、视唱,为小组展示做准备。 注意:在不同的长音处挥拍,以免唱错节奏。 唱奏表演 凭借听觉感受给作品划分结构。 第一乐段:两个平行结构的乐句弱拍进入音乐的主题。 分析欣赏 第二乐段:强拍进入,级进和大跳的运用使得曲调跌宕起伏。 全曲最高音在哪里出现? 第三乐段:返回第一乐段,结尾再次出现乐曲动机,加深听众对音乐主题的印象。 创作手法:变化重复。 试想:这种创作手法带给听众的感觉。 歌词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词的高度凝练、宏伟与壮丽。 发现:音乐的进行与意境的关系是什么?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从长度来讲,除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非洲的尼罗河,长江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长江不仅拥有700多条支流,还把我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联结起来,犹如长藤结瓜,形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长江和黄河一起,共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共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摘选自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解说词) 随着国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等系列重大举措的实施,长江将继续为中华大地的发展贡献无穷无尽的能量。 文化理解 拓 展 音乐的发展与歌词的搭配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密切相关。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不同版本的作品聆听欣赏。 小组讨论:长江流域的“只此青绿”。 再识《千里江山图》。 《黄河颂》 全体学生朗诵。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聆听与感悟 视听廖昌永版本《黄河颂》,注意节拍的变换对于情感的助推和形象的塑造。 注意:“掀起万丈狂澜”部分音乐下行和力度变化的张力。 唱奏表演 《黄河颂》是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 歌曲首尾呼应,一气呵成,表现出黄河的绵延浩瀚与奔腾不息。 分析欣赏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是我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因河水黄浊而得名。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汇集了 40多条主要支流,最后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我们勤劳勇敢的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披荆斩棘,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华夏文明。 黄河与长江,同为中华文明的源流,不仅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风骨、血脉与魂魄。 如今,我国正加大力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将继续奔流不息,造福中华民族。 文化理解 冼星海,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 提问:这首作品你在哪里听到过?你认为它适合在哪些场合使用? 《江山如画》 聆听与感悟 聆听乐曲,A段主题出现了几次? 尝试为此曲主题编配歌词,并进行演唱。 祖国大好河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试搜集国内与美景相关的音乐、文学与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