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975009

中职人教版《公共艺术(音乐篇)》基础模块第二单元《音乐与自然》第三节《美丽家园》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1-14 科目:音乐 类型: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53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职,格式,教学设计,美丽家园,三节,单元
  • cover
第二单元《音乐与自然》第三节《美丽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各种音乐要素对美丽家园音乐形象的塑造方式及其作用。   2.识记相关乐曲主题和音乐家、音乐文化。   能力目标:   有意识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去聆听、分析音乐,形成相应的理解音乐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音乐中大好河山的生命气息,产生用音乐表现、赞颂大好河山的意愿。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学习作品对美丽家园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场景情感的营造手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音乐形象和场景的营造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分析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科 目 音 乐 课程 类型 鉴赏 课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年级 授课内容 第二单元《音乐与自然》 单元总 课时 3 分课时 3 课 题 第三节《美丽家园》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各种音乐要素对美丽家园音乐形象的塑造方式及其作用。2.识记相关乐曲主题和音乐家、音乐文化。 能力目标 有意识地从音乐的表现手段去聆听、分析音乐,形成相应的理解音 乐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感受音乐中大好河山的生命气息,产生用音乐表现、赞颂大好河山 的意愿。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学习作品对美丽家园音乐形象的塑造以及场景情感的营造手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音乐形象和场景的营造手法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 聆听体验法、讲授法、演示法、对比法、分析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导入新课欣赏作品 第一首《长江之歌》 一、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祖国美景的相关讨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本节 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中的如画江山,守护 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观摩《千里江山图》。二、新课(一)欣赏《长江之歌》1.聆听与感悟。聆听歌曲,找出其中最具感染力、最能打动 你的乐句,说一说它的作用。 学生述说自己旅 游时见到的祖国 美景。带着问题聆听、 感受、对比、发 现。 激发学生对祖国 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带着问题聆 听,引导学生思 考表达。 2.唱奏表演。这首歌曲情绪激昂,气势磅礴。 挥拍练习带弱起的乐句。请各小组选择不同的乐句模唱、视唱,为小 组展示做准备。注意:在不同的长音处挥拍,以免唱错节奏。3.分析欣赏。凭借听觉感受给作品划分结构:单三部曲式 结构。第一乐段:两个平行结构的乐句弱拍进入音 乐的主题。第二乐段:强拍进入,级进和大跳的运用使 得曲调跌宕起伏。全曲最高音也在此处出现,将 歌曲推向高潮。第三乐段:返回第一乐段,结尾再次出现乐 曲动机,加深听众对音乐主题的印象。创作手法:变化重复。引导学生找出变化重 复的特点,体会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歌词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词的 高度凝练、宏伟与壮丽。发现:音乐的进行与意境的关系,激发出聆 听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4.文化理解。理解《长江之歌》和《话说长江》的关系。《长江之歌》是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 主题曲。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是世界上当之无 愧的第三大河。长江的干流从青海出发,流经 11 个省(直辖市、 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形成 了庞大的长江水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不同版本的作品聆听 欣赏。讨论《只此青绿》。(二) 《黄河颂》 初步分句练习。 和老师共同演唱,在唱奏表演 中了解作品。看教材,带着问 题听赏。分段对比学习。视听理解。 分解难点,逐步 学习。启发、引导学生 边思考边学习、 回答。分段聆听,介绍 相关知识,帮助 学生更好地欣赏 作品。在音乐表现中加 强对音乐作品的 理解。 欣赏作品 第二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