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006311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11-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208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各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C.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D.是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2.面对道德滑坡,1991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共同价值观强调国家和社会高于个人,注重家庭观念,强调集体意识及看重“和”的观念,此举意在( ) A.注重学校教育,构筑家国一体 B.强化道德伦理,坚持德法兼施 C.倡导共同价值,追求世界大同 D.注重反思借鉴,重塑民族信念 3.20世纪,我国林被甸等历史学家针对亚非拉民族运动中某一领导人物的阶级属性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人认为他是买办资产阶级,有人认为他是农民阶级的代表。学者的看法从侧面反映出,该人物( ) A.制定了多样化改革措施 B.坚定维护农民群体利益 C.领导的斗争极具复杂性 D.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 4.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 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 5.侯杨方《中国人口史》论述,清末民初到抗战前的人口增速更是超过了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在1911到1936年间,全国人口从4.1亿增长到5.3亿,年均增长率达到1.03%。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主共和思想深入民心 B.近代中国完成了社会转型 C.西医技术开始传入中国 D.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 6.查尔斯·W·凯格利在《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中指出:我们这个时代常常被称为信息时代,但是,现有信息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控制在十家大型跨国媒体公司卡特尔手中。……1995年,好莱坞成功的向全世界10亿多人转播了奥斯卡颁奖典礼,……全球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将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而且也可以支配文化的输出。这种支配就使得本土文化有可能被主要是西化的消费主义式的全球一致性所取代。该论著从侧面告诉我们( ) A.信息传播的不平衡性,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B.文化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西方国家在社会信息化进程中处于强势地位 D.自身的综合国力强大,才能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7.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在美国的反对和苏联的压力下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安东尼·艾登政府垮台,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材料反映了二战后( ) A.英、法与美国争霸 B.英政府维护其殖民霸权 C.英殖民帝国衰落 D.英、法与美、苏争夺埃及 8.从1917年5月开始,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到1918年初,协约国新下水的船只数超过了损失的船只数。同时,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力量对比更有利于协约国一方。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俄国退出“一战” B.德国发生水兵起义 C.美国参加“一战” D.中国政府对德宣战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新高潮,英国政府不得不改变殖民政策,最终于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成立共和国。印度独立前后,亚洲的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等国家也纷纷宣布独立。上述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亚非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B.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