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009149

第2节 侦测判断 教案2 三下信息科技川教版(2019)

日期:2024-05-0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765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节,侦测,判断,教案,三下,信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侦测判断 教学设计 课题 侦测判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侦测判断》是川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三单元《玩转Scratch———欢欢出行》中的关键一课。本课通过引入“熊猫去熊猫馆不能进入草坪”的情境,旨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Scratch中的颜色侦测和条件判断功能。教材首先介绍了颜色侦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随后详细阐述了“碰到颜色”模块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入“如果...那么”模块,帮助学生理解条件判断的逻辑。最后,通过“重复执行”模块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编写出更加复杂的程序逻辑。整节课内容紧凑,逻辑清晰,既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颜色侦测和条件判断在Scratch编程中的重要性,理解这些功能如何增强程序的交互性和智能性。学生能够主动关注并理解Scratch中颜色侦测和条件判断的实际应用场景,培养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敏感性和洞察力。2. 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通过逻辑推理和条件判断,设计并实现基于颜色侦测的Scratch程序。学生能够分析问题,确定合适的条件,并使用“如果...那么”模块编写出相应的程序逻辑,从而解决熊猫不能进入草坪的问题。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Scratch平台,通过实践和探索,创新性地应用颜色侦测和条件判断功能,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程序。学生能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和完善自己的Scratch程序,培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4. 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意识到在编程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利用Scratch进行不良行为或侵犯他人权益。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知识产权,不抄袭他人作品,正确引用和使用Scratch中的资源和素材,培养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责任意识。 重点 了解颜色侦测、条件判断。 难点 掌握模块“碰到颜色”“如果...那么”“重复执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熊猫在公园玩耍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如果熊猫想去看熊猫馆,但公园里有草坪,熊猫不能进入草坪,我们该怎么帮助熊猫呢?”引导学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引入Scratch编程,告知今天将要学习如何利用编程知识解决熊猫的问题。 观察图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倾听老师介绍Scratch编程,并产生好奇心。 通过图片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环节一:认识颜色侦测与条件判断教师活动:展示实例:首先,通过Scratch展示一个已经实现了熊猫不能进入草坪效果的简单程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颜色侦测和条件判断在实际程序中的应用效果。概念讲解:接着,详细解释颜色侦测的概念,即Scratch如何识别舞台上的特定颜色,并解释条件判断在编程中的重要作用,即根据某些条件来决定程序的执行流程。模块介绍:介绍“碰到颜色”模块,解释该模块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即当角色碰到指定的颜色时,会触发某种操作或事件。环节二:学习“如果...那么”模块教师活动:条件语句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如果下雨,那么我就带伞”)来解释“如果...那么”这一逻辑结构,并引出在Scratch中如何实现这一逻辑。演示与操作:在Scratch中展示如何使用“如果...那么”模块来编写简单的条件判断语句,例如“如果熊猫碰到草坪的颜色,那么熊猫就停止移动”。学生实践:指导学生打开Scratch软件,尝试编写自己的条件判断语句,并观察程序运行的效果。环节三:整合“重复执行”模块,实现完整功能教师活动:重复执行概念:解释“重复执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