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部分学校高三阶段性诊断检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D(A项原因表述不准确;B项“劳作时间更短”于文无据;C项“中国先民们规划思想明确”说法 不正确。) 2.D(“明确的定居生活迹象出现在农业经济成熟之后”说法不正确。) 3.C(材料一第三段出现的谬误属于“幸存者偏差”。) 4.B 5.①材料一侧重逻辑分析法,采用驳论,逻辑严密。用辩证思维阐述问题本质;针对认为“农业的发 明对于人类而言不是明智的选择”的四条理由逐一批驳;运用破立结合,从三个方面论证农业的发明 带来的积极意义。②材料二侧重实证分析法,研究古迹,推断合理。通过分析中国北方不同历史时期 的聚落遗址特点,梳理定居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探讨社会变迁与生业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本题 6分,每点3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川 6.C(A项中“这使‘我’养成了羞怯胆小的性格”理解不当;B项中“是为了突出”“教育底蕴深 厚”理解不当;D项中“歌颂了”“英勇献身的精神”理解不当)》 7.A(“营造紧张、危险氛围”分析不当) 8.①听到沈老师去世的噩耗后,产生了看到“迎春花”“黄花”的幻觉。②对沈老师印象深刻,想 起了老师早年对自己教育的关爱。③沈老师影响深远,为工作献身的精神令人崇敬。④沈老师英年早 逝,“我”满怀痛惜,深切悼念。(本题共5分。答出第①条,给1分;答出第②至第④中的两条即可,每 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9.①前后时空转换比照,使沈老师的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认识而更丰富、更立体;②叙事灵动, 行文富有变化,真实展现“我”受沈老师影响之深和对沈老师挂念之切;③契合散文“神聚”的特点 “我”看“沈老师”,言行有情,更加凸显主旨。(本题共6分,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合理答 案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CEG(或有用士而不能以治者,既任之不尽其才,不核其能,故功难成而世不治也。) 11.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中的“资”是“资助、给予”的意思。) 12.C(“无德无才最被鄙视”错。) 13.(1)如果让他们更换事情交换技能,那么双方都会本领穷尽。为什么呢?他们的才能有所偏通啊 !(1句1分。重点词语:“易”“屈”“何则”“偏达”) (2)棠溪出产的铜,是制作天下最锋利武器的好材料;但是如果没有熔化并用模子浇铸,没有在磨 刀石上磨,就不能用它来击穿强大的防护。(“天下之利也”,判断句1分;“熔范”,1分;“砥砺 ”,1分;“强”,1分) 14.比喻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5.B(“人的各种品行”错误。) 16.①世俗环境会阻碍人良好品性的养成。“米盐”类繁杂琐碎的生活会让人沉溺于世俗的事物,良 好品性会“老不达”。②良好品性会被不良环境沾染。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如果整日与那些“青蝇”在 一起,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变得品行不端。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1)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3)泪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